一说起《山海经》,人们往往会拍着屁股大喊:那是假的!说一次,拍一次,喊一次。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边屁股比另外一边屁股高的,那就是经常谈《山海经》,把屁股拍肿了的人。
如果要问为什么说《山海经》是假的,几乎每个人都能说这个两三条甚至两三百条来。比如两头都是脑袋的猪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走路的时候步调肯定不一致,会把身子折断的。比如有三只眼睛的人,看到的世界肯定是乱的,那走路都辨不清方向。比如九个脑袋的开灵兽,那肯定会因为九个脑袋互相意见不统一而经常难以行动。《山海经》当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越往后看,越让人怀疑。
《山海经》另外让人怀疑的地方,还在于讲到了众多的神,这些神不管是长相还是能耐,在我们周边都见不到的,也不可能见到的,而更像根据身边的动物拼凑出来的。比如西王母,虎齿豹尾,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神不像神,真的没多少人相信。再比如二八神,有16个身子,所有的身子手臂连在一起的,成了一个圆圈。这不管从长诗还是从科学来说都不可能。
当然还有那些山,那些水,那些花草树木,名字是绝大多数没有听说过,山水的走向也不像在我们这个世界。比如《山海经》说南方有荒漠,可是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这些地方是偏热带的,植被非常丰富,雨水非常充沛,哪可能有沙漠?比如《山海经》说北方有大海,可是我们的北面是蒙古高原,再往北是广阔的西伯利亚,跨过几千里的西伯利亚,才是世界最小的大洋北冰洋。靠近中国的北方根本就没有大海啊。
其实老严费尽心思解释过。那些动物长相奇特,仅仅是它们已经灭绝了,我们没有亲眼见过,少见多怪。我们没有听说过那些山的名称,仅仅是因为跨过多年的漫漫岁月,很多名称已经多次变动,无法追本溯源了。《山海经》里的一些河流今天找不到,是因为大禹治水之后,原有的河流改变了河道,或者直接不存在了。《山海经》里的一些地形和气候跟今天不一样,仅仅是因为《山海经》所描述的事物和今天的世界之间隔了一次绝世大洪水,导致很多地形地貌都有所改变。
此外《山海经》里的神,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他们的确有一些我们无法比拟的能耐,那是因为外星人在制造他们的时候原本就加入了相关动物的基因。我们看这些神像是七拼八凑的,其实他们的基因就是七拼八凑的,不过今天的人类科技还没有能达到这一点而已。
然而还是有78%的人认为,你老严成天待在乌鲁木齐的一间小房子里,《山海经》讲述的大多数地方你都没有亲自去走过,让我怎么相信你呢?其实不相信老严不要紧,反正这家伙也不太讲究面子的。老严可以扔出两个人来,让大家去相信他们。
一个就是南北朝的郦道元。他写了一本书叫《水经注》,主要讲述北中国的河流走向。当时因为南北朝分裂,他无法去南中国,所以虽然记述了一部分南中国的河流,但差不多都是道听途说。而《水经注》中关于北中国的部分,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湖泊,他都是亲自去走过的,可信度极高。
而在这本书中,他就大量引用了《山海经》的内容。他的基本引用方式是,讲到一座山、一条河的时候,列举古典著作对这条河的描述。而首先列举的,毫无疑问都是《山海经》。只有在《山海经》找不到相关描述的时候,才引用《禹贡》《国语》等图书。比如讲到昆仑丘的时候,就引用了《山海经》的原文: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当然郦道元生活在大洪水发生之后两三千年,也涉及到大洪水导致地形地貌改变的问题,所以他遇到的很多河流在《山海经》找不出来。而在中国西部,《山海经》里的河流在南北朝时候还大量存在。
老严推出来的第2个人是明朝副宰相吕调元。这个大官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把《山海经》写到的山河和明朝时候的山河一一对上号。他把这个成果写成一本书,名叫《五藏山经传》。下面举的是几个例子。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五藏山经传》:咸阴之山即塖县西北龙华山,在咸水之阴也,咸水即今双桥溪。也就是在今天的浙江。
《山海经·西山经》: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五藏山经传》(简单翻译一下):长沙恒山以东的山,南岸有很多沙子。泚水就是淫水,本来流向是西北,后来转而向北。也就是在今天的湖南。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五藏山经传》(只讲述不翻译):这条河从牛头河顺着高地边缘向东北达到宁晋,就像牛下巴的样子,再转向西北。也就是在今天的河北。
通篇都是这么古今对照的,再多举例就有混字数的嫌疑了。那么,读者诸君,你们认为《山海经》记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要不要追索一下,你家门口的山在《山海经》里叫什么山,当时有什么特产?
郦道元和吕调元方向不一样。郦道元是用《山海经》证明《水经注》,吕调元是用《五藏山经》解说《山海经》。不过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都证明了《山海经》是立足于当时的中国境内的山水来写的,并非虚构,更不是神话、异次元、小说。
四千多年的时间,经过了一两百代人,更何况经历了一次席卷全球的大洪水。沧海桑田,物态变化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知识和思考。此外补充一点,老严一向认为《山海经》是用大白话写的,上面引用的都是原句,你们看是不是比秦汉文言文更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