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中山十经龙身人面神,等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龙身人面神注解

中山十经:

《中次十经》记述了从首阳山到丙山共计九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它们大致分布在今河南、河北一带。

白话文:

总计首阳山山系的首尾,自首阳山起到丙山止,一共九座山,绵延二百六十七里。

诸山山神都是龙身人面,祭祀龙身人面神:用一只公鸡献祭后埋入地下,祀神的精米用五种粮米。

楮山山神是众神的宗主,祭祀楮山山神:用猪、羊二牲作祭品,进献美酒来祭祀,用一块玉璧,祀神后埋入地下。

騩山山神是诸山的首领,祭祀騩山山神:要先进献美酒,然后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作祭品;让巫祝二人一起跳舞,在玉器中用一块玉璧来祭祀。

注释:

毛:祭祀时用带毛的动物。瘗(yì):埋葬;埋藏。糈(xǔ):粮。精细的米。糈:指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冢(zhǒng):坟墓。少牢:祭祀用羊、猪作祭品称少牢。羞:这里指贡献祭品。婴毛:婴,颈上的饰物;毛,应作“用”。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大牢:祭祀用牛、羊和猪作祭品称大牢。巫:能以舞降鬼神者的女人。祝:在祠庙中主管祭礼的男人。儛(wǔ):跳舞。丙山:一说今甘肃境内。

龙身人面神:

龙身人面神是一个缩影

龙身人面神,它不是某座山的山神,它是中山经第十系列山脉中,从首阳山到丙山的九座山,绵延二百六十七里,每座山中的神兽共同特征,以此推崇出来的山神。

每座山代表着一个部落

根据上述的祭祀礼仪及所用的物品来看,反映了当时部落在农业、食物、手工艺、文化、生活环境方面的基本情况。

根据祭祀的规模不同,可以看出每个部落有着严格的登记制度,部落首领上边有大首领,不同等级在资源分配上有所不同。

纵观首阳山到丙山这九座山,如果比喻成地平线的话,部落是纵向自我发展,横向大部落牵制。

山神推崇出来的意义

其实,山神就是部落的图腾,每个部落都有属于他的或是他们的图腾。

这都是出于巫师之手,其目的就两个:

其一、通过祭祀文明来协助部落首领管理部落以及部落的民众。

其二、以祭祀的方式与鬼神对话,以此来保证部落的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另外笔者认为,巫师还有可能想以图案的方式来记录部落文化,让部落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以至于达到部落生命的延续。

首阳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首阳山理论上在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偃师市邙岭乡的邙山。

在今天,邙山的偃师境内最高处,海拔59.1米,有座首阳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因此而得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