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有鼻炎,声音闷浊,名流争相仰慕和效仿

永和九年(公元年)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民百姓,都到水边洗濯,清除污垢,祓除不祥。

经谢安、孙绰、郗昙和王凝之的提议,由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主持,召集群贤在会稽山阴兰渚靠近鉴湖的兰亭举行了一次千古流芳的“曲水流觞”活动。

所谓“曲水流觞”,就是大家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溪水边,将盛了酒的觞(一种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觞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兴尽而止。

当日,兰亭修禊祭祀仪式结束,王羲之等人就端坐在兰亭清溪两旁,饮酒赋诗,好不热闹。

参加这次活动的四十二位名士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作四言诗、五言诗各一首;王丰之、王元之、王蕴之、王涣之、郗昙、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等十五人,或四言诗,或五言各作一首。另有王献之、谢瑰、卞迪、卓旄、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谢藤、任凝、吕系、吕本、曹礼等十六人,因未赋诗而各被罚酒三觥。

王献之这年只有七岁,因为写不出诗,小小年纪,居然也和大人一样,被罚酒三觥。

王羲之把大家写成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乘着酒兴,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该序笔墨也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谢安赋所作的两首《兰亭诗》,其一为: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该诗如果用白话文直译,大致是:他们以前的先人(即“我们”之意),怀着共同的心愿一起春游,现在特地写下了这些语句,作为到此一游的凭证,籍以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于山林之中。茂密深邃的森林连接着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岭,苍苍茫茫的原野渺无边际。空旷遥远的天空垂着薄雾,凝聚成的清泉流向八方。

此诗虽重在写景,却也有大宇宙而小人生之叹,并蕴藏了归隐林泉、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怀。

另一为: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大致的意思是:大家共度佳节之际,都忘情地牵扯着衣裳。薄薄的云雾,盖住了明媚的阳光,微微的风儿,吹拂着湖心的帆船。香醇的佳酿陶醉着人的心田,恍惚中如同回到了淳朴的羲唐时代。万物虽殊却混同一个兴衰道理,不然又怎么觉得彭祖活了八百岁还是夭寿者呢?

这两首诗,相较而言,第二首比较值得玩味。

“万殊混一理”,是说世上所有的事物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发展、变化均遵行同一规律。而“安复觉彭殇”一句,更是引发了关于八百岁人生或寿或夭的大讨论。

据《山海经》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而颛顼是黄帝的曾孙。彭祖的母亲是鬼方氏的女儿,怀孕三年未产,彭祖的父亲陆终便用刀剖开她的左腑窝,从中取出三个儿子,其中之一便是彭祖。彭祖从尧舜时代一直活到周朝,活了八百岁,很让人羡慕。

殷商末年,商纣王为求长寿,还专门派人去向彭祖求教延年益寿的方法。

然而,彭祖的一番话,当场就把人雷翻了。

彭祖说,长寿的方法应该是有的,但你们应该去找长寿的人问啊,我呢,不过是个短命鬼,能有什么方法呢?

什么?您老都七八百岁了,还短命鬼啊?那我们这些才活几十年的,算什么呢?大家都吃惊都张大着嘴巴。

彭祖不管这些人的反应,顾自唠唠叨叨地说,我啊,一岁死了父,三岁丧了母,父母双亡哪,惨啊。好不容易长大了,又赶上了犬戎作乱,为了活命,不得不混迹于西域沙漠一带,时间长达一百多年,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仔细算算,到现在,我一共安葬过四十九个妻子,给五十四个儿子送过终。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生“三大不幸”全让我给摊上了,老天不长眼啊!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知道面前这个老头子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彭祖还抖动着他那个不算太干瘪的嘴,絮絮叨叨地进行着诉苦活动,说,唉,经历过这么多伤心事,我的心已经千疮百孔了,而且小时候身体骨就单薄,后来营养不良,现在瘦弱不堪,都快不行了,能有什么延年益寿方法呢?我还想找个人问问,怎么才能再多活上三五百年呢,老天老天,请让我再活个五百年吧!

就这样,彭祖一边呼唤着老天,一边骑着骆驼踽踽远去了。

由此可见,寿命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要长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满足呢?还是庄子说得好,“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长寿和短命,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只有戡破红尘、淡化生死,遵行宇宙大轮回的规律,才能获得世间的永恒啊。正所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也。

从这一点上来说,谢安的生死观还是很洒脱的。

兰亭诗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可以充分凸现谢安对于生死的态度。

谢安曾与孙绰、王羲之等人泛舟汪洋,遨游大海,每当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惧不安,谢安却吟啸自若。船夫以为谢安殊无惧意,更驾舟往天际而行,而风浪更大,咆哮沸腾。

谢安仍是一脸的安闲,微笑着问船夫:“你觉得风浪已经这么大了,我们还要不要返还了呢?我们还要不要命呢?”

船夫一听,明白了,原来谢安也是害怕的。看来,谢安并非无知无畏,也知道趋吉避凶,珍爱生命,只不过,他的勇气能克服恐惧,他的气度永远从容镇定而已,由是,对他更加钦佩。

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身边总携带有一大群妓女。时为宰相的司马昱不无艳羡地说:“谢安石既能与人同乐,也必能与人同忧。”

谢安的确是一个可以与朋友同乐同忧的人。

隐居期间,有位同乡在中宿县做官被免,景况凄凉,回乡后,来看望谢安。谢安关切地问:“回乡带回了多少积蓄?”同乡脸色羞涩,答道:“止有蒲葵扇五万把。”谢安便索要了一把,片刻不离,握在手里。喜欢追星的京城士大夫与平民百姓遂争着购买这种蒲葵扇,使得扇价一升再升。同乡顺利卖掉了扇子,渡过了难关。

谢安有严重的鼻炎,声音低沉浑浊,并不好听,但名流雅士仰慕名士风范,偏偏喜欢效仿他朗诵诗文,为了达到鼻炎的效果,人们不得不用手捏住鼻子以求相近。

谢安就这样被人们追捧和仰慕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