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古神话里,记载着一个神奇的“一目国”,这个国家的人被称为“一目民”,一只大眼睛长在大脸中间,以黄米为主食。《山海经·海外北经》载:“一目国在其(烛阴)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传说他们都是少昊帝的后裔,具有远古皇族血统。《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少昊帝就是黄帝的长子,被称为“白帝”,上古五方帝之一。
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一目国人的颜,长得应该就是《大鱼海棠》中灵婆那个样子。但这毕竟是动画片,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天真地把它当成历史现实来看。
不只华夏文化里有独目人这个物种,西方文化里也流传着独眼巨人的传说。根据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考察,据说就在新疆阿尔泰山一代。这位脑洞大开的历史学霸还兴冲冲地为独目人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独目人》,也不知道这本书后来怎样了,但看这阵势,他本人肯定不是闹着玩的。遗憾的是,这本书应该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也就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书中记载的具体情形我们不得而知,一时独目人的来历和去向都成了一个谜。
年,有一个探险队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一个大陨石,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的岩画,其中的人物画面部特征都是脸的中央只有一个圆点,与《山海经》中所描写的一目民十分相似,令人匪夷所思。
年,台湾的一个考察队再次在阿尔泰地区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在清河县境内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堆,看起来年代十分久远,又像是从空中陨落,最奇特的是,这个巨大的碎石堆外围还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圆圈,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眼睛。一时考古界震动,独眼人是否存在的讨论再次沸沸扬扬。
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古代还有一个被称作“鬼国”的部落,根据多位学者的考证,它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目国”。《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一目。”著名神话学家袁珂注:“鬼、威音近,当亦是此国。”因为一目国的人是少昊之子,姓威,而在古代“威”和“鬼”读音很接近,同属于一个韵部,所以可以通用,所以说鬼国和一目国很可能就是同一个诸侯国或者部落。
但这毕竟只是猜测,仅仅从文字的读音接近来解释有些牵强,还是缺乏说服力,众多的神话迷们表示不服!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古时候《周易》中记载的“鬼方”,《资治通鉴》中所载的“流鬼国”很可能都是同一个地方。《周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
不过《山海经》的另一个版本中的一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线索,《山海经》(今本无)云:“北方有鬼国,说螭者谓之龙物也。”我们注意到,他说北方有一个国家叫鬼国,把“螭”叫做龙物。从字面意思看,似乎令人不知所云。如果一细想就解开了整个的谜团。
古代很多传说故事里还有“龙骨”一说,但到头来基本都是动物的骨头或者人骨,这并不是古人故意要坑人(值得怀疑),只是古代对死亡都心存敬畏,是一种隐晦的说法,而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一种神秘的“骷髅文化”,把人的头骨骨骼看得很神秘。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发现一下子豁然开朗。同时西方学者的考察中也有记载,在阿尔泰山一带曾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他们骁勇善战,喜欢戴一种独特的面罩和头盔,把整个脸都折起来,只留两只眼睛露在外面。这与古代关于“一目民”,“独目人”的描写非常相似。因为人类历史上找不到有一只眼睛的人种,我们只能将这种“独眼人”的描写看做是一种装饰或者面具来看待。
加上《山海经》本来就是一本“巫术”文化背景的奇书,里面的意向不能当做史实来理解,大多是一种文化符号,只具有象征意义,而并非实物。
所以,所谓的“一目”只不过是因为“看起来像”,也正好是这个民族最鲜明的特征。第一眼看到的话,也就只有它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就这么称呼了。但这个结果确实有点意外,令人猝不及防。本来一个简简单单的面罩,古人为什么非得说成“一目”呢,就不能好好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