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谈,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到古人建

《山海经》被誉为古代地理书籍中的十大奇书之一,这本书现在传世版本有18卷,其中记录了约40个国家,座山,条水道,因而此书常被古人当作地理百科书。

细看《山海经》,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牵涉时间跨度相当大,这表明此书可能并非同时代的人所著。

1、《山海经》与城市选址

从这个角度,再来观察《山海经》,我突然觉得这其中还涉及到古人建城选址的问题。

古代城市的选址,离不开五个要素:

1、城市附近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支撑起城市居民的生活;

2、城市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

3、城市附近要足够安全,不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或者野兽袭击;

4、城市附近交通要发达,能够方便不同城市间相互往来;

5、城市附近气候环境适宜人类居住。

从这五个要素出发,我们翻开山海经。

《山海经·山经·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招摇山是《山海经》第一山,它就是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介绍招摇山的时候,着重介绍了地理位置、物产资源、生物和水系,从山海经的描述中,不难发现这座山的物产、水系都很丰富,在它附近靠近水道的地方选择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修建城市,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2、什么样的地方不适合建城

了解了什么地方适合建城,同样的,肯定有不适合建城的地方。

城市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一定规模的人聚居在一起,从而依靠大家所擅长的不同领域的知识,打造出一个在该地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正因为承担着这种种重任,这座城市从修建之初,就要考虑到规避风险的问题。

比如修建在河流下游,雨季的时候容易遭受洪涝灾害;修建在山中,交通又很不方便……

《山海经·南山经》还记载了一种让古人很不喜欢的建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