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陈丝雨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后羿斩凿齿注解海外南经:
《海外南经》以结匈国为起点,从西南向东南对所经过的地方逐次展开叙述,它位于《南山经》所述地域的南面,大致在今中国的南部,具体位置难以确定。
“海外”中的“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海洋或大海,而是指国土,“海外”就是指古代中国中心区域之外未开化或尚未被人充分了解的极远之地。
白话文:
羿曾与凿齿交战于寿华的原野之上,羿用箭射死了凿齿。交战之地位于昆仑虚的东面。
当时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一说凿齿当时拿着戈。
注释:
羿:后羿。夏朝有穷氏,善于射箭。
凿齿: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因牙齿像凿子而得名。
寿华:一作“畴华”。
一曰戈:此句当是后人注解,不是经文。
后羿斩凿齿:
后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相传在尧帝时期,出现了十个太阳,才有后羿射日拯救沧桑。
但还还有一段下文,大家可能就不知道了。
下文是,天上十个太阳在作怪的同时,人间出现了一个害人精的怪兽,它就是凿齿。它长着锋利的牙齿,三餐以人为食。
凿齿凿齿,也许并非怪兽
如果把“凿齿”解释成怪兽,那么后羿斩凿齿,就相当于人类捕杀野兽一样平常,所以凿齿一定另有“身份”。
虽说黄帝部落吞并了蚩尤部落统一了天下,但天下何其之大,岂能只有华夏部落和蚩尤部落。
时间来到尧帝时期,天下分华夏、东夷、三苗、有苗、西北共工以及各大小部落若干,其中不乏有“同部落不同心的”,比如尧帝时期的“四凶”,都是潜在的危害。
尧帝在摄政君大舜的主张下,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并开始着手准备,这就把“危害”从“潜在中”拉到了现实面前。
所以这个时期,可能在“国际关系”上不太安稳。
个人认为,凿齿代表的是敌对势力集团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上边提到了,“凿齿人”是指凿了牙齿的人。
历史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明打威群岛,岛上的居民喜欢把磨尖利牙来吸引异性。
在上古时期,也有部落喜欢用动物的骨头和牙齿来武装自己,以此来震慑“敌人”。
寿华在昆仑虚东边:
昆仑虚,一说指东海中的方丈山;一说指马来半岛东的昆仑山诸岛。
从理论上来讲昆仑虚,在岐舌国的东边,而岐舌国在越南的东边。
综上,寿华在理论上应该是在中国的南海区域。
海外四经·海外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