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是《山海经》中记录的一种远古神兽。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讲到:“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以威天下。”
意思就是,这种神兽只有一只脚,在海中的流波山上,整个身躯像牛一般,但却又没有角,它出入海水时便会刮风下雨,身上发的光也如日月一般明亮……
0.0夔一足,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乍一看,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试问世间怎么会存在如此神奇的异兽,尤其是只有一只脚,这在所有怪异的神兽中又是极其少见的。
并且其实不止是我们,早在古时候,就有不少古人对夔这种神兽感到好奇了,甚至当时作为鲁国国君的鲁哀公还专门为此问过孔子。
那么在那时博学的孔子看来,夔是怎样一种异兽呢?
孔子眼中的夔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说二》中记载了两段关于孔子对夔的看法,第一段就是鲁哀公曾经询问孔子说,我听闻上古时候有“夔一足”的说法,他真的是一只脚吗?孔子回答,并不是这样的,夔不是只有一只脚,乃是因为他太残暴了,人们都不喜欢他,但是又因为夔守信用故而被人们留了下来,因此人们说的是单凭(守信)这一点,就可以将他救下。
1.1孔子认为夔非一足,是有诚信这一点第二段则是,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对吧?孔子回答道,夔是人,怎么又会只有一只脚呢?他和世人没有什么不同,唯独通晓音律耳,当时尧说,要一个夔就足够了,就是勉励世人要有真才实学,所以夔一足是说的要一个夔就可以了。
1.2孔子将异兽夔与乐官夔混淆了可以看到孔子对夔的两种回答,与异兽夔差异很大,这其实是和古人没有分清上古时的乐官夔与异兽夔有关。
乐官夔
在尧舜时期,有一位生活于荒野僻静之地的人,他也叫夔,并且他还具有非常卓越的音乐才能,善于用石磬击打出优美的音乐。
故而被尧舜(或为尧或为舜)征召为主管乐理的先夏乐官,每当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他便在一旁敲击石磬,一群人就围着他起舞。
同时夔亦是我国历史中有着记录的最早的音乐家,写有著名的《箫韵》一曲,但遗憾的是这首曲子已经失传了多年了,后人难观其全貌,实为可叹。
2.1乐官夔是我国依书可查最早的音乐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再加之异兽夔的皮同样是用来制作鼓等打击乐器的,故而后来的人很多已经将传说中的异兽夔与先夏乐官夔混为一谈了。
从孔子前后的回答看来,除非他是故意避之不谈异兽夔,不然他应该同样没有分清楚异兽夔与先夏乐官夔。
因而只能通过断句来侧面解释“夔一足”,要么是因为先夏人认为凭借其守信一点可以留他活路,要么就是尧说的天下只有一个乐官夔便够了。
2.2时间久远,兽夔与人夔已相互混淆可见孔子另辟蹊径的回答并不能让我们知道异兽夔的真实面貌,甚至就连它是否是真的一足都无法得知。
那么抛开孔子的回答,异兽夔到底是个什么神兽呢?
流波山
这还得从《山海经》原文入手,《山海经》记载夔是在海中的流波山上的。那么,何谓流波山?
其实流波山很可能就是海上的漂浮的一些巨大冰山。年日本地震时,曾经引发过一次大海啸,将位于北美西海岸成吨的漂浮垃圾沿太平洋暖流送到了日本。
这就给漂流学说带来了诸多论证。同理在上古时期,于北冰洋形成的一些巨大冰山是有可能随着洋流飘向我国东海一带的。
3.1流波山很可能是上古漂浮的大型冰山气候学考究,在西周之前华夏大地上气候比较温暖,那时候中原黄河流域还有大象生存,可见此时在在气候学上就给予了冰山漂流的可能性。
因此海中的流波山极有可能就是恰好在某个时期,古人见到了在海上漂流的一座较大的冰山,对于它的称呼。
异兽夔
而鉴于流波山就是冰山,那么生活在其上的夔牛很可能就是随着冰山漂洋过海来的冰山原始出发点的生物。
比如极有可能就是海豹、海象或者海牛等等一类的海洋哺乳动物,而且它们的体型也恰好符合古人对于夔的形容。
4.1异兽夔极有可能是海牛、海豹等等除了海豹略微小一点,一般只有公斤左右,海牛一类的直接就有公斤,与一般的亚洲水牛无异,更不用提重可达1吨多的海象了。
而且关于夔“苍身、无角、一足、状如牛”的形容,基本就是按照这一类海洋哺乳动物的样子刻画出来的。
众所周知,海豹、海牛一类的动物因为主要在海洋中觅食,其四肢体已经退化,独有尾部十分发达,当它们趴在岸边时,远远望去,它们的尾巴就像是一只脚一样,极易给人造成错觉。
4.2海牛等动物趴着时,很容易造成错觉此外,苍身无角更是他们深色的身体的真实写照。
巫术仪式
另外《山海经》中记载夔“出入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则可能是带有巫师的眼光来看待抓夔这件事。
因为后文还记载了,黄帝得夔,以其皮为鼓,那么就涉及到古人进行了捕捉夔的行动。
在上古时候,一般对于这样的大事,部落里的巫师肯定要进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并且这些仪式本就是巫师主导的,必须玄乎无比,记录下来自然也就比较奇特。
5.1部落中的祭祀仪式一向比较神秘其声如雷则是对于用夔皮做成的鼓面的声音很大的一种形容。
而且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多年前的木鼓,在鼓腔内就出现了鳄鱼骨片,可以证明两边是用鳄鱼皮制成的鼓皮。
结语
因此综上所述,《山海经》中的异兽夔很可能就是跟随先夏时期,位于北冰洋的冰山漂流而下的海牛、海豹一类的海洋哺乳动物。
那时候的古人们看到这种神奇的动物趴在地面上,就像是只有一只脚一样,并且用它们做出来的鼓皮声音异常响亮,进而才将之记录的如此神奇。
至于后世,由于冰山漂移极其少见,又只有在特定时期才有,故而无法窥得夔之真容,才会越来越将之神化,这导致无人能够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