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完易经文化的来龙去脉,重新认识中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国学经典,但对易经的来龙去脉大家了解吗?

说到易经的来龙去脉,基本上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世历三古,人更三圣”

即上古伏羲画卦,中古文王演卦,下古孔子解卦。

具体来说就是伏羲画出阴阳相交的八种符号——八卦,周文王把八卦两两相交推演出六十四卦,孔子做易传(即十翼,被公认易经最好的注解)对易经进行解说。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晓生觉得未必。中国这部最伟大的经典或许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接下来花3分钟时间,简单看完晓生的这篇文章,你会怎样重新认识这部中国最伟大的国学经典?

首选说伏羲这个人物

提到伏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等历史标签,并且也能悉数他的历史功绩——创造文字、命名万物、发明乐器、规定姓氏、制定婚姻制度等等。

但是这些都是后世典籍中记载的,如果详推这些典籍,我们会发现伏羲在三皇之中并不是出现最早的,那我们就循着历史的足迹看一下伏羲大能的“履历”:

伏羲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年),生日农历三月十八,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

而先秦时期《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就是记载神话人物最多的《山海经》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但其中却有女娲的记载。

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庄子》(这是最早记载伏羲的先秦文献),但时间已经到了战国的中晚期。而女娲在史籍中的记载至少要比伏羲早几百年。《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中却把他的地位排在舜、禹之后

▲《庄子·人间世》:

“是万物所化也,禹、舜应物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几蘧qu是何许人,至今不得而知)所遵循始终的道理,何况普通的人呢!”

说明伏羲比舜、禹要晚,至少声望方面不如舜、禹。

▲《尚书》序言中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句是说:伏羲治理天下,开始画八卦,造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处理政事,因此产生了文章典籍。

▲春秋晚期孔子的《易经·系辞下传》中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田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周易易经全书正版图解原著原版全注精装上档次,送人自用皆是首选贵在内容全面深刻淘宝¥98¥购买

这段话影响甚大,它是对伏羲功绩和形象记录和描述最早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字。这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系辞》中的记载完全一样。

在这儿我们看到,伏羲的地位发生变化,已经远在尧、舜、禹之前,甚至还在神农氏之前。

●战国以后到西汉的文献记载:

▲司马迁《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所记伏羲有两处,均系引前人所言。

《太史公自序》:

“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封禅书》中借管仲言:

“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

司马迁治史严谨,由于当时对伏羲传说语多谶误,难以辨识,虽不否认,但记之存疑。

▲东汉班固的《汉书》突破了《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

“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

《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伏羲,次列炎、黄,以伏羲为历史源头,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伏羲而王。

汉·班固的《白虎通义》言:

“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这里班固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东汉以后的文献记载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

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

唐·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史传。伏羲被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地位。

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统上所述,在传世文献典籍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是在战国中晚期以后从《庄子》开始出现并逐渐载入正史的。

春秋以前典籍未见伏羲。唐高宗《修六代史诏》和唐太宗《修晋书诏》均以伏羲为中华文化的肇始者。

所谓“伏羲以降,因秦斯文,两汉继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

战国以至秦汉,时代越往后,关于伏羲的记载越详细,伏羲功业越卓著,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

这说明,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春秋以后),对伏羲的记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从凌乱到系统的衍化过程。

由历史典籍对伏羲的记载可知,在中华民族的史前文明进程中,伏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原始部落首领。其功业卓著,是华夏文明的肇始者之一。

从古代典籍对女娲、伏羲的记载可知:关于女娲的记载要比伏羲早的多,至少要早几百年。伏羲的记载是战国晚期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可为什么战国以后,典籍关于伏羲的记载越来越详细,功业越卓著,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而且超过了女娲,被推为三皇之首呢?女娲反而显得淡化了。

我觉得这应该是男权社会影响的结果。我们从社会的发展史可知:人类社会的由来是先有母系时代,后有父系时代,母系时代无疑是女姓掌权,当母系时代过渡到父系时代后,人类也由女权向男权转化。

随着权力的转化,男性必定接替女性而掌了权。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随着男权的日益加重,皇权一直为男性掌握,久而久之,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统治了人们。所以,就形成了后来的典籍中女娲和伏羲地位和贡献的倒置。

从伏羲这个人物从出现到历史地位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后世史学家渲染、夸大的成份,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是出于历史的需要,既然是出于历史的需要,那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八卦会不会也是出于历史的需要才出现的?

接下来我们说伏羲画卦

说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想另一个问题,既然伏羲创造了文字,那他创造的是什么文字?为什么不用他创造的文字来记载他的历史?

汉字的演变历史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能考查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来看,如果甲骨文之前还有文字的话,那其形式应该比甲骨文要复杂,否则,甲骨文也没有出现的必要了。

而我们看到的甲骨文基本上就是“简笔画”,没有点文艺细胞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来的,那比它更复杂的文字是什么样呢?即便我们想像不出来,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得出那种文字体系不是伏羲凭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

但史书中又言之凿凿伏羲创造文字,这让我们不得不想起伏羲的八卦。

宇宙的黑洞与太极八卦的阴阳之理

我们前文说过,对伏羲画卦记载最详细的是孔子的《易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既然是观天法地,类万物之情作出的八卦,那有没有可能它在当时是一种记数、记量、记事的工具?起到了文字的作用,我觉得这种可能是最接近伏羲造字的历史的。

至于八卦图,先在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把文王的八卦称作后天八卦,伏羲的八卦称作先天八卦,两幅图八卦符号相同,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

先后天八卦

也有人说先后天八卦图是根据河图洛书得来的,这好像有点牵强,因为直到现在究竟是“九图十书”还是“十图九书”似乎还没有定论,前因都还不明,又哪来的后果?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伏羲确实是画了一幅八卦图,至于这幅图是什么样子的,我现在不敢妄言,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幅图

很熟悉吧,韩国的国旗,太极八卦图,应该说只有四卦,并且太极图也没有太极眼,有人说本来这国旗是照搬的我们的太极八卦图做的,后来韩国请的西方的美学设计师觉得不够美观,就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大家觉得这个可信吗?反正我是觉得不可信。

因为,韩国是很有文化底蕴的,朝鲜半岛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产生人类文明的时间并不比我们国家晚。

《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我国的《山海经》没有记载伏羲,却有朝鲜,是不是有点不寻常,毕竟伏羲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不管怎么说,这一点确实能证明朝鲜存在历史远,大家想,一个存在历史这久远的国家会把自己的国旗弄错吗?

在这儿晓生想到了另一幅图——《天地玄机》图,限于篇幅,下篇文章再说吧,

总之,我觉得是出于历史的需要伏羲成为了“三皇之首”,同样也是出于历史的需要,我们现在见到的先天八卦图,才成为了伏羲八卦,而真正的伏羲八卦应该是上面这幅图,即《天地玄机》图。

中国这部伟大的国学经典,是不是和你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你对它又有什么重新认识?不知道对晓生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