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古老的文明中,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说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关于十天干的知识在后面的文章中讲,本文只探讨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老鼠排在第一位?
首先要打破一种说法,那就是有人认为先有了十二地支,然后每一个附上一种动物,才成为十二生肖的。持这种说法的人该狠狠打一顿,然后再打一顿。
第一,十二地支不可能是完全没有含义的十二个字。每一个汉字的出现必然代表一定的意义。而根据十二地支的十二个字的篆书或者甲骨文写法,他们象形的恰好是从老鼠到猪的十二种动物。
第二,在这十二种动物当中,每一种动物都和上古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有人会认为,龙、蛇和老虎距离人的生活特别远,龙是神,老虎是吃人的,怎么会说跟人的关系很密切呢?
还真是这样。这三种动物的确跟人的关系不密切,但是他们跟神的关系可是很密切的。十二生肖是神的文化,而不是人类的文化。
当然,如果你要认为神是迷信,是虚构的,那老严就无法再写下去了。鉴于本文的八百多万读者都认为神是上古时代真实存在过的生物,所以老严才有信心继续吹。
老严在很多文章讲过自己的思路,今天再简单重复一遍。伏羲女娲是来自高等文明的外星人,他们对地球上的高智商动物进行基因改造,促使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变成了新石器时代的人。为了管理这些人,女娲用泥土制造了硅基生物,这些硅基生物被人类称作神。为了长久占据地球,伏羲女娲通过实验的方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制造出了自己的后代,这就是帝俊。帝俊在地球上繁衍了大量的后代,其中包括炎帝、黄帝等。
上面这一段给人的感觉是很科幻的,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或者觉得不应该相信。老严曾经也不会相信的,而这些年分析了上古时代的很多神话传说,看过了上古时代的图书以及考古发现之后,得出了这一段历史。如果有人要追问老严到底怎么分析的,那么可以去看老严之前的文章或者老严的专栏。
当然了,这一段历史和十二地支之间还是没有关系。我们先要知道支是什么意思。文字最初产生的时候数量比较少,很多字的含义比现代要宽泛多了。在上古时代,支、枝、肢三个字是没有分开的,都写作支。而含义都是一样的,指的是生物中起着辅助作用的部分。当然这种辅助成分有可能是生物身体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另外的生物。
而十二地支的十二种动物,就是对人的生活起辅助作用的。当然这里人的含义指的是伏羲女娲的后代,而不是老严这样的矮胖子。辅助作用主要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吃肉,一种是用来当作工具。
虎、龙、蛇这是被当作工具使用的。这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山海经》《史记》等却真实地记载了。
《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熊、罴、貔貅、貙、虎都是动物,可以用来打仗,估计比泽连斯基亲自上战场还厉害。
老严在其他文章中讲到过,黄帝作为伏羲女娲的孙子,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伏羲女娲的高科技。其中驯服野兽,甚至那些凶残的野兽,就是高科技的内涵之一。老虎在我们看来是凶猛的野兽,然而在黄帝的眼里,它们不过是战争的帮手。所以老虎是黄帝的辅助者。
《山海经》多次讲到过上古时候的神乘龙出行,甚至到夏启的时候,还有本事乘龙。《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伏羲女娲的后代也是神,但是他们跟泥土造出来的硅基生物不一样,他们是肉身的神。而随着夏启娶了人类的女儿,伏羲女娲的后代逐渐融入了人类之中,这一脉神就再也没有了。当然他们也就没有驯龙的本事了。《史记·夏本纪》讲到夏王宫里来了两条龙,但是孔甲找不到驯龙的人。孔甲是夏王启的后代,当然也就是伏羲女娲的后代,但是他已经不会驯龙了,因为他已经是标准的人类。
而蛇是作为工具使用的,那就是被当作武器。在《山海经》里,多次提到上古时代的神身上带着蛇。这不是宠物,也不是装饰品,这些神能够很轻易地训练蛇。这里就不举例了,《山海经》里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
而在十二地支的其他动物中,马、猴、狗是主要作为工具使用的。黄帝大战蚩尤的战争中,指南车需要动力拉动,这就是马拉的。这只是一个例子,神的生活中用马的地方特别多。
鼠、牛、兔、羊、鸡、猪,则是用来提供肉食的。在山海经关于祭祀的内容中,多次提到毛(带毛的食物,主要是鸡)、太牢或者少牢(猪)以及羊。这是人神共享的食品。那些制造出来的神虽然是硅基生物,但是也要吃一定的碳基食品。
丑的甲骨文突出牛角这是十二地支的来历。十二地支的汉字的写法,全是象形的这些字所代表的动物。后来汉字经过多次假借和转注,很多已经远离了本义了。尤其是当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动物和生肖挂钩之后,创造了另外的汉字来代表这些动物,十二地支就越来越抽象了。
然而十二地支为什么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么排序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开始的十二地支是没有排序的,后来把十二地支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联系起来之后,才有了这种排序。而排序的标准,就是在动物所对应的时间段里,是警惕性最差的,是最容易捕捉的。
卯的甲骨文突出兔耳朵人忙了一天睡觉了,这时候是午夜时分,饥肠辘辘的老鼠该出来觅食了。所以警惕性最差。同样的,傍晚回家的牛,经过了半夜的反刍之后,在凌晨正式睡觉。野生动物都在下半夜活动,所以老虎也在下半夜捕猎,而它走出自己根据地的时候是最容易捕捉的时候。野生的兔子晚上觅食,早晨归洞,吃得饱而且很累,所以是最容易捕捉的。
老严没有跟龙一起玩过,所以不知道龙的作息规律,不知道为什么上午的时候警惕性最差。对蛇倒是知道的。蛇都在夏天活动,夏天的一大特点就是太阳特别大。中午的时候烈日炎炎,蛇也被晒得懒散无力,在草丛里、在树上,或者在水边处于半睡眠的状态。当年老家的人捉蛇卖,都是在太阳最大的时候出门。
马是同样的。跑了半天之后,在一天里最热的时间,站在阴凉里闭目养神。羊当然就更简单了,吃了一天的草,到了下午个个都是大肚子,行动比老严还迟缓,被捕捉就更容易。猴子和羊差不多一个道理,也是吃得太多。傍晚的时候鸡自动归圈,当然也因为吃饱了。而且鸡的眼睛在黄昏里视力非常差,跟人眼睛差不多。
狗的作息是跟人相联系的。一般情况下人不睡狗也不会睡,有时候困得坐着打瞌睡,甚至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也要站起来继续陪主人坐着,而不去蜷着睡觉。然而九点到十一点之间人也睡了,所以狗也深深入眠。至于猪,在晚上吃了第三顿之后,个个睡得像猪一样,完全失去了警惕。#十二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