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海内经有多特别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www.bdfyy999.com

作者:陈八分

古书,往往不是一次定型的整体,它不像现代书籍,是由一个作家或者固定的编写组写出来的。古书是经过长期发展,由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来源甚至跨越几十几百年,历经不同朝代叠加而成的(这是古文献的共同规律)。

《山海经》正是如此。它不是某个人一年半载写成的,所以里面所描写的东内容,也是真实和想象共存,是真假参半的。

《山海经》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世界观。总体来看,《山海经》可以分为《山经》、《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分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又叫《五藏山经》。

《海经》分《海外》东、西、南、北篇,《海内》篇东、西、南、北篇和《大荒》篇东、西、南、北篇,一共十二个部分,此外还有一篇单独的《海内经》,一共十三独立篇章。

其中《山经》排列清晰,基本上是属实的。举个例子,谭其骧先生从《山海经》的《北山经·北次三经》中总结出了 河的流向,这就是《山经》基本属实的 证明。历史地理学上称它为“山经大河”,这些都能和实际的 河河道变迁相印证。

此外,《山经》里对应太行山的部分,是非常靠谱的,因为千年来水道和石头山峰的相对位置未有大变化与大迁移。但是,我们后世之人不能因为《山经》里有些写实的地方,就简单推断出整本《山海经》全都靠谱。

《山经》里面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有,但都可以理解。而《海经》就不同了,那里面简直就是神仙 怪的大集合。鲁迅先生曾说《山海经》是一部“巫书”,其实这“巫书”,正是代指《海经》这一部分。

《海经》则与《山经》有很大不同,它似乎想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从它的海内外划分四面八方—这一神奇划分方法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它有四方神,比如四方风神、四方山神、四方雨神、四方海神等,这些组成部分很像一幅展开的汉代帛画。

上古神话,《海经》里最多。比如杀蚩尤、西王母、昆仑山、夸父追日。这些故事是干什么用的?其实细细品味,这些故事和纯文学无关,它本质就是记录巫师在祭祀活动中的故事。

《海经》中同时也记录了许多的珍奇怪兽,他们先有图片后有文字记录,实际上是一本“以图叙事”的古籍。

类怪兽,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动物,虽然《海经》中为这些动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点文学色彩,但他们基本上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比如《西山经》的鹦鹉、《北山经》的小飞鼠、《南山经》的玄龟,还有巴蛇、犀牛、巨蟹等许多生物,在现代生物图鉴上依旧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第二类怪兽,则是古代人们崇拜的神,比如四海之神。东海之神禺猇、南海之神不廷胡余、西海之神弇兹、北海之神禺彊。这些神的造型基本上都是耳朵上挂着蛇,脚底下也踩着蛇的样子。

听上去这很奇怪的样子,从现代人角度来看,这类生物,既可以说是神的形象,也可以说他们是刻意打扮成这种样子进行祭祀、巫术活动的巫师。

在国别篇中,关于厌火国,后世之人有一种合理的猜想,即“兽身黑色”应该是指参与宗教仪式者的装扮,口中吐火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有关巫术技能的运用,还可以在《大荒北经》中的驱旱跋以求雨以及《海外西经》的群巫操不死药救窫寙看到。这也从侧面说明,那些奇奇怪怪的打扮和装束很有可能是巫师在进行祭祀活动。

其实于我个人而言,在闲暇时间去阅读《山海经》,并不会一味的纠结于《海经》里的种种珍奇生物是否存在,他们是否是一代一代作者的杜撰;如果他们曾经存在于大地上,那他们现在存在在哪里,抑或是他们何时灭绝于人世。

我想更多时候,把《山海经》当作古人所著的一本浪漫文学来欣赏。并且我个人更愿意相信,在远古时候,这些如今残破的记录都是真实的,只是年代久远纷乱,这些生灵多半都失了灵气。那些为现代人所称颂不绝的,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或许是从两千年前的《山海经》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