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语神说,
用一页纸让你了解山海经上古神兽,
更多上古神话、妖魔鬼怪、异兽神祗、民间传说等传统故事。
个山海日志,是未来进行时的中国传统文化!
异兽简介
华山山体险峻陡峭
禽鸟野兽都无法栖身
但是这里却生活着一种名叫肥遗的巨蛇
肥遗剧毒无比
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
它的每一次出现
都是天下大旱的征兆
这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魃之兆——肥遗!
历史·痕迹
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璭(guǎn),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浑夕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盛产铜和玉石。嚣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北流入大海。这里有一种长着一个头两个身子的蛇,名称是肥遗,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就会发生大旱灾。
英山,山的北边有很多的铁矿,南边有很多黄金。禺河就从这座山发源,之后向北注入招河,禺河里面有很多的鱼,这种鱼的样子像甲鱼,发出的声音像是羊叫的声音。山的南边生长着很多的低矮的箭竹,山里的野兽多是体型较大的牛和羊。山里有种鸟,形状像鹌鹑,长着黄色的身体和红色的嘴巴,它的名字叫肥遗,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麻风病,还能杀死身体里的寄生虫。
这两种「肥遗」形象不同,善恶不同,只有名字是相同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猜测是因为《山海经》是从上古一直到汉朝才编辑成册,这其中有山间民俗,也有神鬼志异,也有上古贵族的血统神话,再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的编辑,才最终成册。在上古有我们现代没有的物种不是很正常吗,而上古先民民智未开,见到未曾见过的生物,因其强大、美丽、神圣而给其冠以神奇的能力也是很正常的。而这些口口相传的事,经过很多人的口之后已经变了味道了。
猜测·观点
然而,有一种蝗虫,以其体形,放到喜欢类比夸张记载的古人眼里,说是蛇也不为过。这种蝗虫叫做响导蝗虫,响导蝗虫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蝗虫,二战前就已经灭绝。
响导蝗虫完全突破了普通人对昆虫的认知,这种虫不仅啃五谷,饿急了连死人死狗都吃。
其后脚上有锋利的锯齿,振翅频率极高,飞蝗所经过的地方,好比是一块锋利的刀片高速旋转着射出,如果撞到人身上,立刻就能划出一条血肉模糊的口子,所以也称"刀甲飞蝗"。
如果蝗灾中出现响导蝗虫,那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因此这种巨型蝗虫因人类而被灭绝。
难道几千年前《山海经》描述的那个世界里
真的有这么巨大的蝗虫吗?
这件事恐怕我们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来寻找答案了。
民间·传说
传说商汤曾经在阳山下看到肥遗,结果商朝干旱了七年。古人常说"商汤贤德,亦不免七年之旱"就缘于此。
根据史书记载,在明代有人见过这种怪蛇。据说这怪蛇看见人一点也不害怕,反倒大大方方的跟人对着看。肥遗跟人对视一会儿,如果对方一动不动,它就会觉得不好玩了,转身钻回树林里去了。
每当人们看到肥遗出现,通常国家就会发生一次大旱灾。地里的庄稼都枯萎了,好几个月不下一滴雨,全国百姓都没有粮食吃。生活也越来越糟。
关于肥遗的传说不多,但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说只要这种怪蛇一出现,就必然会天下大旱。据说在商汤时期,肥遗曾出现过一次,结果它出现过的阳山一带连续大旱七年。这种强度,与」旱魃一出,赤地千里「的旱魃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了。
也有传说,明代末年,在湖北的一处民宅水沟里,发现了一种「六足如鸡距」的怪蛇,长六尺,围尺许,身红绿色,不咬人。一个人看到后说,肥遗现,千里旱,之后果然应验了。
也有人对肥夷的两种形态进行了不同物种的原型猜测,所以有人认为鸟之「肥遗」,中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黄鹂鸟。按照《山海经》之西山经中描述。英山附近的时候,提到「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说这种鸟长的像鹌鹑,黄色的身子,红色的嘴。查看鹌鹑和黄鹂的图片,不难看出黄鹂长得很像鹌鹑,而且「黄身而赤喙」。特别的,黄鹂的叫声类似Lwee,与「肥遗」两字的音很类似,古人用黄鹂鸟的叫声为黄鹂命名很常见。同时在中国很多地方H和F发音不分,H与F不分的时候「黄鹂」和「肥遗」两词的音也很相近。而「蛇之肥遗」,有人考证说是蜻蜓,这个似乎差得有些远了,不说蛇和昆虫的外形,只是蜻蜓不会预兆旱灾,就已经是反证了,虽然蜻蜓不会引起旱灾,但有一种昆虫却是旱灾前的征兆。
与旱灾有关,再看「六足四翼」这样的描述,不禁让人想起了蝗虫这种昆虫正是六足四翼,同时蝗虫的出现也往往伴随着旱灾,不过一者是蛇,一者是虫,二者相差依旧不小。然而,有一种蝗虫,以其体形,放到喜欢类比夸张记载的古人眼里,说是蛇也不为过。这种蝗虫叫做响导蝗虫,响导蝗虫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蝗虫,二战前就已经灭绝。
响导蝗虫完全突破了普通人对昆虫的认知,这种虫不仅啃五谷,饿急了连死人死狗都吃。其后脚上有锋利地锯齿,振翅频率极高,飞蝗所经过的地方,好比是一块锋利的刀片高速旋转着射出,如果撞到人身上,立刻就能划出一条血肉模糊的口子,所以也称"刀甲飞蝗"。如果蝗灾中出现响导蝗虫,那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因此这种巨型蝗虫因人类而被灭绝。
所以要说山海经里长相这么奇怪的蛇型肥遗就是这种已经灭绝的巨型蝗虫也是过得去的,毕竟它们的属性和长相实在很相似。
文献·来源
《山海经·西山经》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甥(wèi),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广注》
今华山有肥遗穴,土人谓之老君脐。明末时大旱,肥遗曾一见云。
《艺文类聚·蛇》
泰华山有蛇肥遗,六足四翼。显示全文
《太平御览·旱》
《山海经》曰:太华之山,削成四方,有蛇名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