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的发动机,它不是一部纯神话的国学。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英招注解西次三经:
《西次三经》中记载了从“崇吾山”到“翼望山”共二十三座山的地理分布、山川风貌。
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一带。
白话文:
槐江山是天帝悬在半空的园圃,天神英招主管这里,它长有马的身子、人的面孔、有老虎一样的斑纹皮毛、还有鸟的翅膀,其职责是巡行四海传布天帝的命令,它发出的声音如同用辘轳抽水。
从此山向南可见昆仑山,那里火光熊熊,仙气缭绕气势恢宏。向西可见大泽,那里是后稷死后埋葬之地。
山中的大泽中有很多玉石,它的南面有许多榣木,在它的上面还有若木。向北可见诸山,这里是神仙槐鬼离仑居住的地方,飞禽鹰鹯也栖息于此,向东可见桓山,有群鬼居住在这里,各自有一块居住地。
注释:
英招:读音,yingsháo。
平圃:指悬圃。
司:指掌管。
徇:指巡行。
榴:指英招的声音像辘轳抽水。
昆仑山:一说今昆仑山脉。
大泽:不详。
后稷:指周人的先祖。
潜:指潜藏。
榣木:指特别高大的树木。
若:指若木。
诸(pí):山名,不详。
槐鬼离仑:指佛教中的毗娄勒。
鹰鹯(zhān):指鹞鹰。
恒山:一说今北岳恒山。
穷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搏(tuán):指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英招:
一、清代,文人墨客眼中的英招
汪绂,光绪二十一年(公元)编纂的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英招为人面马身,一副粗犷桀骜之相,正展开双翅笨重的飞翔。
,雍正四年(公元)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禽虫典·神异典》,英招为人面兽身,穿披肩围腰,前蹄抱拳于胸前,正站在破光粼粼的水面上。
清·英招二、英招,他可能是什么类型的历史人物?
英招的职责
《山海经》中英招的职责是这么记载的:巡视四海传达天帝的命令、管理着天帝的花园。
天帝的这个花园可不简单,这里边住着“吃人的土蝼”、“捉弄人的钦原”,还有作恶的蛟龙、大蛇等等一些凶恶的神兽,而我们的主角英招管理着它们,再回头看看,这花园好似一所监狱。
英招所处的时代
英招还做了一件大事迹,那就是他协助大禹降伏了共工治下穷凶极恶的相柳,这事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出,英招服侍的这位天帝,很有可能就是大禹。
笔者认为,传达天帝的命令这是法律的颁布,管理穷凶极恶的神兽这是法律的执行,帮大禹降伏相柳这是有战斗力的军人,所以英招在大禹时期担任的职位应该是军人执法大臣。
槐江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槐江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境内。
此山,山中不但拥有大量金银财宝,还有各种妖魔鬼怪。
国学《山海经》西三经——天神,它的声音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