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的发动机,它不是一部纯神话的国学。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狡注解西次三经:
《西次三经》中记载了从“崇吾山”到“翼望山”共二十三座山的地理分布、山川风貌。
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一带。
白话文:
在玉山中有一种像狗的野兽,身上的毛皮像豹子的皮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字叫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它若是在哪个国家出现,国家将会五谷丰登。
注释:
大穰:指五谷丰登。见:指出现。五谷:指的是“稻谷、小麦、高粱、大豆、玉米”。
狡:
一、明代,文人骚客眼中的狡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编纂的聚锦堂本《山海经图绘全像》,狡为狗形,全身红色且伴随斑点,比较稀有的是它居然长有牛角,正位于山涧之间,好似在刺探军情。
明·狡二、狡,如何能给人带来财富?
《说文解字》记载:“狡,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
狡就是少狗,指年轻强壮的狗。
先秦时期,在秦国的大后方有一个国家名叫义渠戎,该国盛产狗,狗是他们在战场有力的“武器”之一。
史料记载,秦孝公北征时从义渠带回了一只像藏獒一样凶悍的狗,从散养到圈养,它的凶悍开始蜕变,变成了看家护院的狗,虽说至此却依然为人类发挥着余热。
《山海经》记载:“其状如犬而豹纹,其名曰狡。”。
在古代,有一种狗与豹纹狗的描述相似,它就是位列乾隆御花园十大名犬之一“虎斑犬”,这是我们中国自有的品种,虎斑狗的嗅觉灵敏,凶猛霸气,主要担任猎狗和护家狗的职位。
文章中说:见狡,则五谷丰登。
笔者认为,狗从上古时期的顽固不化,被人类驯化后,大到战场,小到家庭,一直与人类共进退。这很大程度上,为人类生活环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只有社会稳定,才有机会五谷丰登,也许这才是上古人讲“见狡,则五谷丰登”的真正用意。
玉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玉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和田市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