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北一经儵鱼,长得怪头怪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儵鱼注解

北次一经:

《北山一经》记录了从“单狐山”到“隄山”共计二十五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

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新疆、宁夏、蒙古一带,一部分在今西伯利亚、蒙古国境内。

原文扩展:

又北二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白话文:

求如山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即是带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青色的玉石。彭水从带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芘湖水。

水中有很多长得像鸡的儵鱼,长着红色的羽毛,还长着三条尾巴、六只脚、四首四目,它的叫声像喜鹊,人若是吃了它的肉能使人增加欢悦,乐以忘忧。

注释:

彭水:一说指今新疆境内的奎屯河

芘(bǐ)湖:一说指今新疆境内的艾比湖。

已:指治愈。

忧:指忧愁,不开心。

儵:读音,shū。

儵鱼:

一、明、清代,文人骚客眼中的儵鱼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编纂的格致丛书本《山海经图》,儵鱼为四条鲫鱼拼接而成,鱼肚鳍好似有三对脚,四首三尾。

,康熙十八年(年)编纂的近文堂图本《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儵鱼为鸡形,六足三尾,没有四首确是四目。

明、清·儵鱼

二、儵鱼,有何能耐使人忘记忧愁?

1.一副不寻常的外表

纵观生物界,集“三尾、六足、四首、四目”一身的动物恐怕只此一个,能够碰上本是让人一饱眼福了,而在带山这个地方,却有大量的儵鱼。

2.儵鱼没有攻击性

《山海经》中除了描述儵鱼的外表之外,并没有记录儵鱼的有何习性,加上它能使人忘记忧愁这一点,儵鱼大概率地是温和动物。

3.儵鱼解决了人类的温饱

在上古时代,人类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温饱。由于自然灾害、日益增长的种族矛盾,导致上古先民流离失所,饥饿加身,倘若遇到了这么大量的儵鱼,不仅给生活带来希望,而且能立马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综上,笔者认为温和的“儵鱼”,长得怪头怪脑的还能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带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带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哈拉钱客套山。

此山,山上有大量的玉,山下盛产青玉石。

国学《山海经》西四经——「如鱼」魮,除河蚌产珍珠的另一个动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