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海经异兽絜钩

在《山海经》里记载了一种非常奇怪的鸟——絜钩,这种鸟生活在东山经的山上,这种鸟形状像野鸭子,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其原文如下:

又南五百里曰山。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獋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对于这种奇怪的鸟,我们大多根据记载望文生义,下图便是我们想象中的絜钩,可是稍有生物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种想象的动物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按照文献记载去寻找,发现生活于美洲的鸏就是我们记载中的絜钩。

下面是关于鸏的介绍:

短尾鹲是一种体型略大(46厘米,不包括尾部飘带)的偏白色海鸟,成鸟以红嘴、上体具横斑及尾部的白色飘带为特征。初级飞羽外侧翈黑色。幼鸟/亚成鸟与白尾鹲及红尾鹲的区别在上体具致密的细横纹,及特征性的宽阔过眼纹延至颈后成后颈圈。

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西北部水域。

在海洋上空高高飞翔,甚优雅。取食时先停在空中振翼然后两翼半合猛扎入水,捕食动作似憨鲣鸟。

白尾鹲是一种热带海鸟,白尾鹲在百慕大当地通常被称作长尾鸟。在英国的马恩岛,长尾鸟一词被认为是“坏运气”,“坏天气”的代名词,而长尾鸟本身也是作为一种不祥之兆。

沿北大西洋海岸繁殖,在中部海洋越冬,最南远至大西洋南端

白尾鹲是一种游荡性海鸟,除繁殖期回到原来的繁殖地外,成年在热带海洋中漂泊游荡。

成鸟白色为主,具黑色眉纹,黑色翼尖,翼上有两道黑色斜纹。

白尾鹲全身主要为白色。初级飞羽黑色,尖端白色,初级飞羽内侧具宽的白缘,其后白色逐渐增多,到第7枚初级飞羽时则全为白色;外侧次级飞羽纯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和肩羽黑色,具宽的白色羽缘,内侧小翼覆羽白色,其后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尾羽具黑色羽轴,中央两枚尾羽特形延长,白色,羽轴黑色。

鸏和絜钩相似度比较

(1)鸏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絜钩所在的山在中美洲,和鸏的分布是一致的。

(2)凫是就是野鸭,体长不及40厘米,属于水鸟,白尾鸏(别名长尾鸏)体长37~40厘米,也是水鸟,大小相近,符合“其状如凫”的记载。

(3)鸏的尾巴细长,符合“鼠尾”的记载。

综上,文献里的絜钩就是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