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ldquo出圈rdquo爆款

16日上午,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名单揭晓,共10人入选。他们分别是王筱頔、李志良、吴佩锦、何世良、陈擎、范勃、林文祥、林俊敏(阿菩)、林蓝、魏葆华。

推动广东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艺粤军”的壮大发展。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10位获奖者结合自身艺术领域,畅谈了对于推动广东文艺繁荣、筑就广东文艺高峰的举措设想。

深挖岭南文化资源推出原创精品

“获奖对我个人‘德’与‘艺’两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表示,今年广东画院将重点围绕国家及广东重大题材组织开展美术创作,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大作、大师、大展、大馆”。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表示,将以美术、设计博士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更多高水平艺术创作与科研成果产出,同时深挖岭南文化资源,围绕广东文化与历史,推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推出一批“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精品力作。未来,将依托广州美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美术教育发展联盟以及广东美术馆群资源优势,推动艺术展览与社会美育,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认为,梅州的舞台戏剧编创正形成“以老带新”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将推动音乐剧《林风眠》的打磨提升,将编创红色题材客家山歌剧《罗巧嘴》以及采茶戏《红土百姓》,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将时尚现代元素融入客家本土文艺创作,推动客家地区舞台艺术创作“全面开花”。

作为稀有剧种白字戏传承人,吴佩锦表示,将进一步扎根基层,从小品、小戏入手创作接地气的作品,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编创更多戏歌,推动白字戏进校园、进农村,带领基层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沙湾砖雕传承人何世良表示,今后将不遗余力,推动广东砖雕传统技艺和当代审美结合。最近他正在创作《六脉渠图》,力求创新手法表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崭新风貌。

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讲好湾区故事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王筱頔表示,将不断打造广州原创戏剧精品剧目,并将其推向国际,同时把世界优秀剧目引入广州,让广州戏剧市场拥有更加健康的戏剧生态,努力打造蜚声世界的“演艺之都”。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将持续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湾区活力、传播岭南文化,推动“中国故事,世界表达”,把“广东声音”传播到更广的舞台。

网络作家林俊敏(阿菩)认为,在网络文学领域,广东作家要推陈出新、写出更多精品,首先要给创作“降速”,包容、理解青年人的新想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新。最近,他正着手进行小说《十三行》的剧本改编,希望通过影视化的方式扩大广东文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希望广东在文学作品后续版权开发、影视改编等配套产业上形成更强合力。”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魏葆华表示,“德艺双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文艺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未来,将在继续追求“德艺双馨”的同时努力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统一起来,在促进杂技高等教育向前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我们组建了团队,计划创作影像长卷《千年莞邑·百里东江》,利用航拍等先进影像技术,呈现东莞人母亲河——东江风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志良表示,未来将运用摄影等新的视觉影像手段,将这片改革热土的故事传播出去。

王筱頔

受访者供图

以优质原创作品培育本土话剧市场

“以具有审美品格的戏剧作品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为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确立的艺术追求。从年开始,我以剧院领导和艺术总监、导演的身份,带领广话,在话剧演出相对贫瘠的市场环境下,以十三号剧院为演出阵地,培养话剧观众,培育话剧市场,建设专业队伍。17年间,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十三号剧院已成为广州话剧演出的文化品牌,闻名于戏剧界,年创立“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剧院、艺术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南越王》《邯郸记》《复活》等经典作品的欧洲巡演,使广州的戏剧文化蜚声国际。

#人物名片#

女,汉族,年1月出生。现为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艺术总监,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品有话剧《林则徐》《春雪润之》《谎言背后》、儿童剧《宝贝儿》《我的麦哲伦海峡》等。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入选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多次荣膺戏剧文华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导演奖、经营管理奖。导演作品曾多次荣获文华奖、话剧金狮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国家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

李志良

受访者供图

用摄影抒写奋斗之志、创造之力

我是东莞长安镇人,给“东莞制造”插上“艺术的翅膀”是我的初心。我认为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如摄影一样,直观丰富地从视觉上呈现“东莞制造”的磅礴巨变。-05年是我为自己制定的“东莞制造”艺术实践和创作工作时间表。第一个五年我已完成“东莞制造”40年产业蝶变的摄影创作。第二个五年将尝试以影像解读“东莞制造”对中国人民产生的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我希望用镜头完成对东莞从“三来一补”到“东莞制造”乃至“东莞智造”华丽转身的记录和艺术创作。除了“东莞制造”,我亦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