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注解北次三经:
《北次三经》中记载了从“太行山”到“无逢山”共计四十六座山的地理分布、山川物产。
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和内蒙古境内。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太行山、王屋山、燕山等。
白话文:
北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座山,叫太行山。太行山的第一座山叫归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碧玉。
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羚羊,有四只角,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和鸡一样的爪子,名字叫,它善于盘旋起舞,它发出的叫声如同自己的名字。
注释:
碧:指青绿色的玉石。距:指鸡的足爪。还(xuán):通“旋”,指旋转跳舞。:读音,hún。自訆(jiào):同“叫”,指叫声像自己的名字。麢(líng)羊:指羚羊。
:
1.有两对头角
《山海经》记载:“其状如麢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
山海经原文告诉我们,像一只四角羚。
在今天的印度恒河平原地带生活着一种四角羚羊,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雄性长有四个角,这与颇为相似,唯一差别就在“马尾鸡脚”。
四角羚2.擅长跳舞
《山海经》记载:“…,善还。”。
特别擅长跳舞,一般会舞蹈的都有较强的灵活性,而羚羊类动物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四角羚羊也不例外。
跳舞的跳羚归山: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归山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河北阳城县东南部的大乐岭或是河南辉县西北或是山西永济县西南的雷首山。
此山,山上出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出产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