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最早出现在上古时期的《山海经》中,在整个神话体系中一直属于亦正亦邪的生物,也称不上是神,也称不上是妖,如果熟读神话你就会发现,九尾狐的化身一般都是美丽的女子,但是好像性格有点不稳定,所以历史也在侧面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果然漂亮的女人,性格都很古怪,比如九尾狐,好的时候可以帮助大禹建功立业,坏的时候非得拉着纣王祸国殃民。
九尾之狐的出处
如果你生长在东北这旮沓你就知道,在东北不只是有东北虎,还有“东北狐”,从古至今,从神话到历史,狐一直都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在东北的狐就等于仙,九条尾巴的狐那就地位更高了,有人就觉得了,这是一个地区性的说法,其实不是哦,在道教最早还有狐仙堂,就是专门供狐去修行的地方,道教在这一点上就有意思了,一边为了斩妖除魔去杀狐,一边还专门弄个地方供狐狸修行,而且我们通过查看秦朝的壁画可以知道,在秦朝狐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称为四大祥瑞之一,那么为什么到了汉朝就一落千丈了呢?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翻一下《山海经》这本书,在《大荒东经》中有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意思就是在青丘山这个地方有九尾狐,声音像小孩一样,能够吃人,到了后世又有记载:“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这段话是描写了一个传说,传说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到了涂山这个地方,就在这里他碰到了九尾狐,觉得是祥瑞,而且在当时传说,娶了九尾狐,天下就会太平,所以就去了涂山的涂山氏为妻,大禹这不是作死吗?不刚刚才说了九尾狐吃人吗?
为什么同样是九尾狐,涂山的就代表着祥瑞,青丘的就代表着邪恶呢?其实很简单,她们的种类不同,通过查询很多记载终于发现了原来狐是分种类的,比如说九尾狐就分为涂山氏和青丘氏,涂山氏就被称为是仙狐,据说是银狐,而青丘氏被称为是妖狐,据说是金狐,除此之外,在狐狸的分类中还有“贞狐”,请注意是贞狐,不是真虎,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贞狐”通常都是狐狸精,就是不干好事的,据说是青丘氏的后代,还有一种狐狸被称为“野狐”,这个就是道教故事中常常描写的狐狸。
所以自始至终狐狸都是有好有坏的,因为它们的种类不同,所以行事风格不同,在故事中的记载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