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一、《阿长与山海经》的介绍

这是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原载于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六期。现已被编入北师大八年级上期教材(五四学年段)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教材。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二、《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的5个写作特点是欲扬先抑、叙事平实、侧面描写、感情真挚。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

三、写作背景

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写于北京寓所(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现为鲁迅博物馆一部分),发表于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

四、《阿长与山海经》的事件

1.阿长名字的由来:先前我家有个女工叫阿长,后来她离开,长妈妈补缺,仍被大家叫做阿长。

2.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我一有什么事就打小报告给母亲。

3.睡觉摆“大”字:夏天睡觉时她伸开两脚两手,挤得我没有余地

4.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阿长告诉我正月初一的规矩和其他很多道理。

5.讲“长毛”的故事:她之所谓“长毛”,不但指洪秀全军,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先前长毛进城,砍了门房的头丢给煮饭老妈子,让她吓破了胆。长毛还会带走

6.谋害我的隐鼠: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是她的时候,我就叫她阿长。

7.给我买《山海经》:我从一个远房的叔祖的书房内看到过《山海经》就一直念念不忘,阿长知道后,在告假回家归来后将《山海经》送给了我。

五、《阿长与山海经》作者的介绍

鲁迅(—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是《新青年》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年他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了笔名“鲁迅”,之后广泛使用这一笔名。他的一生,创造了大量进步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六、《朝花夕拾》的介绍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七、《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