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是基础
一、方向是基础——“三块”
此处说的方向,是指我们研究的方向,即屈原文化。屈原文化有哪些?我们研究的范围有哪些?知晓后才能明确方向。这是基础。屈原文化就是屈原及其作品为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材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屈原文化主要涉及三大块:
第一大块:文本研究,指屈原作品。
1.语言:字、词训释、音韵、方言楚语等。
2.艺术:思想、美学、文学、心理学、神话学、历史学等。
3.风物:地理、江河、风俗、香草植物等。
4.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
5.其他:辨伪、版本、作者、比较、文献学等。
第二大块:屈原研究,指屈原其人研究。
1.精神(思想):爱国、爱民、廉洁、法制、品格等。
2.生平:仕履、生卒、志向、传记、经历等。
第三大块:遗响研究,指屈原及其作品的传承、影响研究。
1.物象(物质类):庙宇祠堂、历史遗迹、柑橘、峡江、农耕、考古、风物景状等。
2.事象(非物质类):端午(节庆、龙舟、祭祀等民俗)、会议(诗会、论坛)、诗词(古今赞颂)、评介、传说、传播、学史、戏剧、影视等。
勤奋是功底
二、勤奋是功底——“五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做到“五多”,打好功底。
(一)多读
1.首先要通读屈原作品。选择读本很重要,先读当代通俗读本,如吴广平《白话楚辞》。再读古代读本,如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因其既有今存最早的汉代王逸《楚辞章句》的注解内容,也有宋氏的注解。“百读不厌”,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发现。
2.其次要读屈原的传记。如《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楚世家》,汉代刘向《新序》中的《节士》屈原部分,唐代沈亚之《屈原外传》等。
3.然后读相关论文论著。选择这种读本非常重要。因为古今的论文论著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很偏激,与世不合。要读大家、专家、名家的著作。好的如梁启梁、王国维、郭沫若、游国恩、姜亮夫、汤炳正等人的论文论著。至今,流行于世的研究屈原的专著有多种(套),不包括《楚辞》注释本。论文约篇以上。要选择大报大刊、核心期刊的论文。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如今刊物常设屈原文化类型专栏的,北方《职大学报》(“楚辞研究”),南方《云梦学刊》(“屈原研究”)及《三峡大学学报》《三峡论坛》。中国屈原学会会刊《中国楚辞学》。另外,刊物中栏目与屈原文化相关的有近10种,如湖北的主要有《江汉论坛》《楚学研究》《荆楚学刊》。湖南的《求索》等。
需注意的问题:
1.读后要善于总结。“唯我是用”。
2.精读与简读。选择主、次。
(二)多记
此处所言“记”,包括背诵、做笔记。
1.背诵可增强记忆和理解。名句背诵很重要。寻找窍门背诵也很重要。例:我的背诵方式。
2.做笔记最好的办法是制作卡片,一卡一事。记的内容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需注意的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尽量不在书中折页、划记号。
2.记载内容准确,记载元素要全面。
(三)多写
1.敢写。大胆地写,从“学”再到“会”。例:我初次发表论文的经历。《职大学报》
2.善写。经常写,从“短”再到“长”。
3.精写。“熟炼生巧”,从“简”到“精”。
需注意的问题:
1.不怕“坐冷板凳”。
2.不怕“丑婆娘见不得公婆”
(四)多备
多储备、多准备。
1.储备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楚史是重点。了解屈原时代政治、文化、社会等背景。
2.储备工具书籍。主要是专业书籍,便于备查备用。
一是专业类:除前面已说到的汉代王逸《楚辞章句》、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之外,还有朱熹宋代《楚辞集注》、明代汪瑗《楚辞集解》,近现代梁启梁《屈原研究》、郭沫若《屈原研究》、游国恩《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姜亮夫《楚辞通故》等;
二是历史类:如《史记》《战国策》《左传》等;
三是语言文字类:主要是字典、词(辞)典。如《新华词典》《说文解字》《辞源》《汉语大字典》等。
四是志书类。如《归州志》《宜昌府志》《秭归县志》等
五是其他典籍类。如《诗经》《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唐诗三百首》等。自备加借用。
需注意的问题:
1.选择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古籍出版社等。
2.购书渠道:旧书店、旧书摊、正规网站。
3.自觉藏书、剪报。
附参考书目:
一、古籍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用较多的楚辞注本
[宋]朱熹《楚辞集注》涉及面较全的楚辞注本
二、近代名家著述
梁启梁《屈原研究》
郭沫若《屈原研究》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楚辞今译讲录》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离骚纂义》《天问纂义》
汤炳正《楚辞今注》《屈赋新探》《楚辞类稿》
三、大型工具书
楚学文库
楚辞(语言)词(辞)典
楚辞通故
(五)多想
即多思考。
1.边读边思考,边学边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我来写会怎样写?
2.边看边思考,边听边思考。这里的“看”,不是指看屈原文化论文和专著,还包括看相关展览、相关活动等。带着问题思考。头脑中要有库存,在各种场合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带着耳朵、睁着眼睛在看、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3.动笔前多思考,初稿后多思考。
需注意的问题:
1.创新与猎奇(新与奇)。
2.宏观与微观(大与小)。先从“小”着手。
3.推理与真相(虚与实)。
4.传闻与事实(假与真)。
来源:秭归文物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