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经:历儿山、渠猪山、葱聋山、涹山
甘枣山向东二十里,就来到了历儿山。山上橿树和櫔(lì)树茂密成林。櫔树的树干呈方形,长着圆形的叶子,开黄色的花,花上还长着毛。櫔树的果实和楝(liàn)树的果实很像,吃了它可以治疗健忘症。
历儿山向东二十里,渠猪山坐落其间,山上竹林茂密。渠猪水在山中酝酿而生,向南汇入黄河。在渠猪水生活的异兽名为豪鱼。豪鱼外形和鲔鱼很像,脸上长着红色的鸟喙,尾巴上长着赤红色的羽毛。豪鱼可以用来治疗白癣。
渠猪山向东三十里,葱聋山傲然挺立。山中裂谷众多,到处都是白垩,黑、青、黄垩一类的矿石。葱聋山向东三十五里,涹(wō)山便映入眼帘。山上富含赤铜矿,背阴面则盛产储量丰富的铁矿。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经档案:历儿山、渠猪山、葱聋山、涹山分别是中山首经山脉的第二、三、四、五座山。历儿山虽然没有异兽定居,但确是中药材櫔树的原产地。櫔树方茎圆叶,黄花有毛,果实如楝,吃了可以增强记忆力,治疗健忘之症。
渠猪山的土特产是一味名为豪鱼的河鲜。豪鱼形似鲔鱼,长着红色的鸟喙,和红色羽毛覆盖的鸟尾,是治疗白癣的绝佳食品。葱聋山和涹山由于没什么特别之处,在此略过不提。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櫔(lì)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楝(liàn),服之不忘。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又东十五里,曰涹(wō)山。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