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如意,最初的功能你肯定猜不到

有部国产动画片,就算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那就是葫芦娃。

七个没爸没妈的葫芦小朋友一出生,就担负起救爷爷的重任,还不讲究斗争方式,逐个去找妖精单挑,结果都被一一打败,最后才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终于团结起来封印妖精,找到爷爷。

扯的有点远,小道士我其实就想说蛇精手里的那个如意。

在道教众多法器中,如意是斋醮科仪坛场中常用法器之一。

道教文化中,常以如意的形状比照汉字“心”字,称“如意,心之表也”,首尾两点作云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作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比喻皈依道经师三宝。

清·紫檀嵌金八卦纹柄三镶白玉如意

很多道教神明常手捧如意,如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上清灵宝天尊便手持如意。

在道教斋醮科仪中同样使用如意,若法师代表天尊说法讲戒时,也会手持如意。

论及如意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称如意为抄记经文的工具。

果真如此吗?

中国古代确实有相同功能的器具,那就是“笏”或称“朝板”,此物原来是文武百官拜见皇帝时端在胸前的一块有弧度的“大尺子”,具有遮挡臣子面部以防惊吓皇帝,同时具有暗自记下皇帝讲话重要内容的作用。

今天在道教科仪中,朝见天尊时也多使用“朝板”。

朝板宽约四到六寸,记录只言片语并非难事。但是,在如意这么细的手柄上写上字,怎么可能?

还有种说法,说如意是由古代“搔杖”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然而这也不科学吗,如意那个形状能挠痒痒?

后背铁做的?不怕疼?

回到道教中,关于法器如意的来源也有描述。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约五千年前,黄帝与炎帝两族合盟之际,蚩尤发兵攻打炎黄部落,炎黄部落得到了西王母及其弟子九天玄女的各种物资及战略帮助,这其中就包括了一种勾形兵器,即如意的原型,后世为了纪念这一战胜了蚩尤大军的法宝,取名为如意,并将之缩小,制成礼器,有防非洁己、慑服群魔之意。

明代《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也记载:“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也就是说,道教法器如意,最初的功能可是两军对战时候的大杀器哦!

清代老银鎏金天官赐福银如意

时过境迁,发展到明清时期,如意就已经彻底成为一种寄托美好的吉祥物。皇帝会见使节,赠送如意表友好;皇帝大婚或登基,臣下赠送如意表平安大吉,政通人和。而在民间,亲人远行前,也会送上如意,表良好祝愿。

据统计,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仍藏有清代如意近三千件,被视为吉祥瑞器,是清代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处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

沉香木雕八仙庆寿图如意

如意这件道教法器,逐渐成为我们熟知的一种传统文化符号。

然则,世事万千,怎可能尽如人愿?惟求心头无事,便是如意。

这样看,如意,就是逍遥大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