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驱逐女魃的人终于找到了,记得逐日夸

一直以来,黄帝女魃的故事都是和应龙蓄水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我们回顾蚩黄之战的种种细节之后,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个人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以往被我们忽略的、逐日的夸父!

01夸父之死

之前我们讨论过夸父之事,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还是他的死因,因为在一本书中就有两种不同的死法非常蹊跷,这便是令人起疑的源头。

一个是《海外北经》中的“道渴而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一个是《大荒北经》中的“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同一本书中,夸父之死的记载竟然自相抵牾,说明这其中定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但是细究夸父之死的原因,两条记载则几乎一致,夸父都是为了逐日(影)!

那么,夸父为何要如此偏执地追逐太阳的光芒?如果我们把他看作是蚩尤与黄帝大战中的一份子,那么,夸父和女魃的斗争便正是这场战斗的延续。

02魃时亡之

关于黄帝女魃,之前有很多文章都讨论过,而在这场旷世大战中,黄帝麾下有两员大将:分别是应龙与女魃,其中应龙善蓄水、女魃降干旱。在对战蚩尤的过程中,他们俩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的第一个阶段,黄帝采用水攻的方式,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蓄水以攻伐,但是蚩尤也不甘示弱,采取了以毒攻毒的做法,招来风伯、雨师,操纵狂风暴雨攻击黄帝。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到了战争的第二个阶段,黄帝开始改变策略,便让旱神女魃下地,所到之处风停雨骤,蚩尤水攻之法顿时失去了作用,蚩尤也因此被打败、进而为黄帝麾下应龙所杀。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蚩黄之战的结尾,女魃再也无法回到天上,因其干旱的属性而给人间带来灾祸,所以叔均提出了解决办法,将她安置在了赤水之北的区域,说白了就是将女魃禁足。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

但是,女魃并不是一个能够享受孤独的主,她经常逃亡,丝毫不顾及自己会给人间带来什么影响。那么,为了控制这个私自溜出去的惹祸精,就必须有追捕者,这就是文中的“所欲逐之者”,于是,他来了,夸父带着他的手杖跑来了!

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03夸父逐日

显然,关于干旱,人们有两种理解,要么是雨太少,要么太阳烈,所以解决办法也有两种,前者去向应龙求雨,后者则是驱逐旱魃。

而这两种办法,在《大荒经》中倒是都有所记载,一个是在地面上扎成应龙的形象,祈求能够蓄水的应龙降下雨水,另一个便是驱逐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的旱魃了。

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实际上,这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夸父的身上,夸父者,跨父也,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善于跨越、善于奔跑的男子。他所要追捕的对象本来应该是旱魃,而旱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与散发炽热与温度的烈阳划等号的。

所以,夸父逐日,也可以理解为是夸父是想要将旱魃驱逐到赤水以北,让她安分守己,不要在出来为祸人间。然而,故事的结局可能并不美好,夸父虽然在禺谷抓住了旱魃,但是正因为与旱魃距离的拉近,让夸父逐渐口干舌燥、最终脱水而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