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中神兽众多,你却不知其来自于神秘

最近仙侠剧《琉璃》大火,人们在讨论新奇的剧情的同时,也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新奇的妖怪。包括男主角本身所饰演的,也是一个高贵的妖怪十二金翅鸟。这些神兽的名字既怪异又古朴,而且形象丰富多样。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整个剧情变得更加精彩有趣。

那么这些妖兽的名字和形象是作者随便乱开脑洞吗?不,其实这都是作者借用了古人的智慧。其实这些妖兽都是有一个出处的,这个出处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这本书人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此书成书较早,作者存疑。而其中所记录的无论是山川地理,还是飞禽走兽,都充满了奇幻色彩,让人不知道这到底是一本记录神话传说的小说还是纪实文学。如果里面的内容是真的,那也太过匪夷所思。但是如果里面的内容是假的,又与现实有一定的对应。

在《山海经》中记录了许多奇怪的妖兽,他们有各种面貌。人们之前对这些妖兽并不熟悉,但是《琉璃》却给我们科普了一把。

《琉璃》里有个厉害又可爱的猴妖,名为无支祁。这个猴妖法力强大,是魔域右使。后魔族与天庭大战,他被战神抓住,关押起来。后他被另一个妖怪紫狐所救。这个奇怪的名字最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实无支祁本是《山海经》中所记的淮水水怪。他在淮水作乱,大禹便命应龙将他拿住。《山海经》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这便是“禹王锁蛟”的故事,淮水边也有了著名的“支祁井”。巫支祁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为天生神猴。可能他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中国的神话就是这样,一个神话里又涉及另外的神话人物,将所有的故事都连了起来。仿佛整个神话故事不是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琉璃》的主角褚璇玑半途收了一个可爱的灵兽腾蛇。这腾蛇本是天上的神君,因为机缘巧合来到凡间,成为了褚璇玑的灵兽,从此跟在褚璇玑身边。这位腾蛇神君仗着自己是神君,所以即使对自己的主人也是格外地傲娇,被网友戏称为“腾蛇小可爱”。其实腾蛇是来自于《山海经·中山经》,是与勾陈并列的神兽,位居四象之下。《尔雅·释鱼》记载:“螣,螣蛇”。郭璞注:“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简单说就是腾蛇像龙一样,能兴起云雾并在云雾中遨游。曹操也有诗云:“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所以这神话中的神兽不仅出现在古籍中,也为后人作诗歌时所用。《淮南子》云∶腾蛇游雾,而殆于蛆。其性能制蛇,忽见大蛇,便缘而啖其脑。也就是说这腾蛇比蛇厉害,能制服大蛇。总之腾蛇是一种像龙一样厉害的神兽。这正与《琉璃》中腾蛇神君的形象是一致的。

其实男主角的真实身份十二金翅鸟也是有出处的。这个十二金翅鸟别名迦楼罗,是来自于印度神话,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法形象,是神鸟修婆那族的首领,众鸟之王。迦楼罗的形象多为人面、鸟嘴、羽冠,腰部以上为人身,以下为鸟身。金翅鸟的形象在佛像背光雕刻上最为常见,如,在承德外八庙的普乐寺、须弥福寿之庙等寺庙中都可以看到金翅鸟的身影。所以整个《琉璃》中所涉及的神话是很丰富的。

除了无支祁和腾蛇,《山海经》里还有不少神奇的妖兽。

《山海经》记载了一种神奇的动物。《山海经·中山经》云:又东二十里,曰苦山。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大意是说,东边二十里的地方叫苦山。苦山有兽,名叫山膏。它的样子像猪,红得像火,喜欢骂人。这个形象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一般想到猪都会想到笨,但是这像猪的山膏却不仅能说人话,还会骂人。郭璞《山海经图赞·中山经·山膏兽黃棘》:“山膏如豚,厥性好骂。”想象一下,一头猪在自己面前,说着一口的粗话,那可真是神奇呀!也许古人只是看到像猪一样的动物,然后听到它的叫声奇特,听起来像骂人,才会如此描述山膏。但无论如何,如此有趣的外貌和骂人的特性给了人有趣的想象。

羊在人心中一般都是温顺的,可是《山海经》里却描述了一种可怕的羊。《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郝懿行云:“土嵝,《广韵》作土羧,云:‘似羊四角,其锐难当,触物则毙,食人,出《山海经》。’本此也。”大意是说,昆仑丘有兽,样子像羊,但是有四个角,叫土蝼,吃人。它的四个角特别锐利,碰到东西就能让其毙命。这是何其可怕的一种生物。那么它真的存在吗?其实在我国内蒙古和新疆都发现了有四个角的羊。这种羊是蒙古羊与藏羊三元杂交而成,也不是每一只羊都是四个角。但是这种几率是的确存在的。《山海经》所描述的地点是昆仑之丘。虽然昆仑之丘的地点尚未确定,但是现在的昆仑山的确是在新疆。而现在的昆仑山之所以被命名为昆仑山,是因为汉武帝时期派出的出使西域的使者想找到黄河的源头,然后就找到了一座充满玉石的山。《山海经》中描述的昆仑山就是满是玉石,而书中描述的方位也与现在的昆仑山相近,所以它就被命名为了昆仑山。所以说无论是《山海经》还是传说,都未必完全是神话。

中华文明中本就有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仅仅是一部《山海经》便已经记录下不少素材。这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为人们探索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线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