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自我意识太强,不仅是错觉,也是自我

人类在征服自然让自身发展越来越强大时,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越来越严重。老子是要提醒人类去思考:自然有一种平衡原则。

首先,为什么人类要反天道,反人德?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句话的重点是,人之道是与天之道是对立的,人之道会破坏社会平衡、破坏自然平衡。

为什么人类要反天道,反人德?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些“唯施是畏”的行为,让懂知识、晓文明、学道德、性善美的人心痛;这些反天道的行为,会让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会让社会贫富悬殊而出现生死存亡的天下大乱!

所幸的是,现代人类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升起了对其本质的觉知,已经警觉到了老子三千年前对人类的忠告。

就如《道德经》第五章中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道理一样,这是告诉我们,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偏爱——对于单个的事物来说,可以说哪个都重要,也可以说哪个都不重要,所有一切都必须以整体的利益为重,单个事物在整体之中才显得有意义。

所以,天之道是不允许单个事物太突出而破坏自然的整体平衡的。

其次,人类身上的自我意识太强,不仅是错觉,而且也是我们出现毁灭性行为的祸根。

事实上,人类不过是众多物种之一种,既不比别的更好,也不比别的更坏。

人类在整个生态系中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当人类的所作所为有助于这个生态系统平衡时,才会体现出人类自身的价值。

但是,人类却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有着特殊价值——这一妄想就导致了人类要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所有物种的利益之上,而导致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秩序遭到了人类自己所致的大规模破坏,引发了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泛滥等极端气候灾害……

如果人类以自我享受为中心的作为太突出了,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中其它物种就会慢慢消失,这个时候自然就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抑制这种破坏整体平衡的现象,即使代价是失去原有的平衡,它也会想办法建立新的平衡,这就是自然的自我平衡能力!

再次,天之道的“天”,表示人类头顶之上的空间,而“道”产生在天之前。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表明道是万物之奥,无亲疏、贵贱、利害,对于寻求社会先进的、科学的、善美之人,都给予平衡的对待。

同时,人与社会之间亦犹如拉开的弓箭,总在搜寻一个目标,即能在天道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人类能适应的生存方式之间达到平衡。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国家富强和谐了,会反过来滋润人民的民主文明幸福观。

这里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表明,人和社会只有在道之下生存,只能去适应道、遵循道的规律,才会创造和平和谐的幸福社会。

人类不能改变自然大道的规律,人类只能做有利于社会和人生的事情。

所以,人类只能在自然规律面前自己去适应环境、适应自己、管理自己,自觉进入道与德的领域,与自然规律连根。

《道德经》成书已有多年,只有短短81章,多字。

身处21世纪,中国人要学《道德经》,外国人也一样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只需要59.9块钱,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好书-国学经典周易道德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史记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小店月销量¥5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