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么长的一段历史里,中国都经过了哪些朝代?
唐尧、虞舜、夏、商,这是最开始的朝代更替。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最早出现文字的朝代是商,为甲骨文。一些青铜器的冥王和甲骨文上记载了当时历史的发展,那么周之前的朝代历史,我们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呢?
因为甲骨文出现之前,中国的地方上没有发现任何其他文字记录信息。所以夏朝的历史基本都是从一些古老传统的神话故事和部分典籍中存在,还有一些远古遗留的遗迹,比如大禹治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但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很多人质疑中国夏朝的存在。也正因为这样的存在方式,我们不能向世界完全证明朝代的存在的真实性。
那么文明存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西方人承认中国夏朝吗?
唐尧虞舜夏其实就夏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而言,这样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在秦始皇之前,天下基本都是分封而至、割据为王,只是拥护同一个天子。也因此在秦始皇之前,所有的王都不称“皇帝”而是“大王”。
并且根据我们学习过的历史可以知道,在周之前,天下共主都是以“禅让”的方式来传下去,自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在众多诸侯的拥护之下登上王位,才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所以严格的来说在“夏”这个时期,天下统治的方式到底是“王朝”还是“部落”,谁也不能确定。
而在中国现有的文献和考古研究中,“夏”也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首先关于夏朝时期的事情基本都是以神话故事出现,很多在今天看来并不符合正常物质发展规律。也因此,它的可信度还值得合理斟酌。
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排除,因为劳动力生产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认知上的不同,让流传的故事听见夸张化,但其事件也曾真实存在。
夏朝的故事从中国历史上来说,夏朝是史书上第一个有世袭制的朝代,而它的创立者就是治水有功的禹。
在《左传》的记载当中,下车的号召力相当强大。禹在途山召集了部落联盟会议,商议讨伐三苗之事,后面还因为防风氏参会迟到因为迟到而处死了他。
除此之外,禹还按照各个诸侯或者部落距离中央王成的远近,来划分他们纳贡的程度。由此可见,于在治国的理念上还是相当严苛的,对于地方的经济控制也十分精细。
禹去世后,他原本定下的王位禅让继承人、东夷的首领伯益,并没有在3年守孝期之后成为王,而是禹的儿子在民众和诸侯的拥护之下继承了王权。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但是如果历史事件属实的话,个人合理怀疑:东夷和中原的矛盾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个人观点,轻喷)。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了启的部分生活,说他能歌善舞,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而在一些说法中,还认为乐舞《九辩》、《九歌》、《九招》这几部古老的文献原作者正是启。当然,这并没有正规的史料参考。
夏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大位,但是并没有合理治理国家,而是贪图享乐。同时东一族的后羿带领军队迁到了夏的统治区域附近,并且积极和夏人通婚。于是后面就出现了众多拥护者,助他夺得了下车的政权。但是他并没有称王,而是让泰康的弟弟中康继位,却又亲自把控国事。
但是同样,后羿也不懂得怎么治国,而是整天沉溺于骑射。后来中康之孙少康几经辗转,重新获得了王位的继承权。后来夏朝历经几代国君,统治渐渐衰弱,直到夏桀的出现,终于不堪重负。这当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夏桀强抢妹喜的故事。
后来因为夏桀贪图享乐,民间怨声四起,最后南部的部落联合起来讨伐夏桀,在“鸣条之战”中,夏朝灭亡。
根据现有的一些史料记载和考古研究(二里头遗址)来看,夏时期也有一些少量的青铜和玉制作的礼器。这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推敲出的一些关于夏朝的故事。那么在国际上呢?中国的夏朝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一起看看美国教科书是怎么说的。
文明在美国针对于中国夏商周时期的讲述中,他们划分的领地要集中在黄河流域路过的河南和山西地区,以其为中心由小到大。而他们在后续的文字介绍中也指出,夏是有一个“工程师(大禹治水)”建立起来的王朝,并在夏朝前面加了一个限定词“传说中”。
其实就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已经算是间接承认了夏朝在历史上存在。
要证明某一时期的某一文明存在过,我们就得找到相应的证据。比如国际上规定的文明的划分,城市、文字、信仰建筑。而夏朝最缺少的,恰巧就是文字,也因此,有观点认为夏朝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传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观点也算是合理猜测之一,但难免又有失偏颇。
虽然夏朝本身阶段存留的记载性文字几乎为零,但是有关于其历史的间接性记载与民间故事其实也能算是一种参考。就像一个村子里也可以有很多关于某个或某些人的事情流传,但是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
再加上“夏”出现的时期太早,开始又是禅让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记录历史的重要性,没有文字遗留也不算太过奇怪。
在考古学中,有关夏朝的遗址挖掘也有出现,比如登峰玉村遗址、洛达庙遗址、二里头遗址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证明夏朝存在的标志。所以在考古学上,夏基本已经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