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的大神“帝俊”,并不是有3个妃子,而是2位《山海经》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大神叫“帝俊”。创造了十个太阳与十二个月亮的两位女神羲和与常羲,都是他的妃子。换言之,帝俊也是日月之父。《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这真是一个重要的神灵,《山海经》提到俊创造的国家与民族一共多达十四次,既有周人的先祖后稷,也有浑沌之神“帝鸿”。他还有位妻子叫“娥皇”,《大荒南经》中说她创造了“使四鸟”的“三身之国”。我们知道上古神话中有奔月的“常娥”,她也是月神。《山海经》中不是说常羲是月的母亲吗?我们把“常”字加上“娥皇”的“娥”,不就是“常娥”了吗?因此帝俊并不是有三个妃子,而是只有两位,她们分别是日月之神。在殷墟卜辞中,有一位名叫“爱”的人物,受到商人隆重的祭祀。王国维先生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说“者,帝喾之名。”他引用了《史记》、《初学记》、《太平御览》等古书中,关于“俊”的名字有“逡”、“发”等多种写法。在甲骨文中称他为“高祖爱”。看来他就是喾。《史记·殷本记》中提到帝喾(俊)领着两位妃子去洗澡时,有玄鸟飞来产卵,简狄吞卵而生子。这两位妃子的确对应着羲和、常羲的神话。此外我们知道舜也有两位妃子,她们是尧的女儿。《说文》中说“尧者,高也。”即尧是高大的岳,甲骨文中称为“高祖岳”。尧是陶唐氏,商汤在卜辞中出称为“唐”,而高祖岳的配偶又称“东母”与“西母”,即日神与月神。所以看来俊、喾,以及舜,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神话文本的不同称呼而已。我们刚才说俊与喾是同一人。帝喾在文献中又称“高辛氏,就是“高祖辛”的简称。我们知道在十个天干日中,“辛”日在商代是最高尚的。每次祭祀用牲最多的就是在“辛”这天。《诗经》说:“帝命玄鸟,降而生商。”上帝(帝俊)派三足乌生下商人之祖,即产下卵,简狄(也是常羲)吃了就生下商人之祖契。这里面俊的身份很乱,一会儿是上帝,会儿又是太阳,一会儿又是丈夫,一会儿又是神鸟。看来上古时一定有很多关于这个故事的神话版本,所以导致后来越甲骨卜辞中,“发”字写作“零”,王国维又把它译为“夔”,文中说“夔”字是母猴子。这似乎说明了商人的高祖还是一只猴形动物。然而果真如此吗?“夔”字的古文之义,是抱着人头跳舞的人,与“夏”字相近似。春秋时代的人们,就已经不了解“夔”是个什么怪物了。鲁哀公不是曾经问孔夫子说:“夔一足,信乎?”似乎还曾被传说成是一只脚的神怪。但是《说文》中又提到一种叫“狻”的动物。这个狻就是“俊”。如果俊就是變,那许慎为何要把它们分开来说呢?而且看不出甲骨卜辞与上古宗教、神话中有崇拜母猴子的信息,因此得重新慎思。原来甲骨卜辞中有一个字“贸”,与“受”字很相似,容易混同,那个字的确近似于猿猴一类的动物。但是爱字和“零”就不同了,它的身体才是一个“允”字。头分明就是尖尖的鸟喙与眼睛,而“业”就是一只很大的脚,表示坐与蹲。高诱注《淮南子》中说,日中践鸟就是蹲着的。古老的文字背后,已经向我们揭示了俊的身份,这位《山海经》中的大神,原来是金光四射,头戴羽冠,尾翎长舞,三足而立,高居日中的神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