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闲鱼,不少人以为它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二手交易平台。但只要你找到了它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就会发现:闲鱼,比你想象得要野的多。
野在哪?野到聚集了一整个野生动物园。
在闲鱼上搜“神兽”二字,立刻进入一个硬核的动物世界。一批神通广大的卖家们,秉持着“修仙路上结伴走,神兽大家都拥有”的情操,每天都在割爱各类神兽。
比如这匹上古神兽压马哈,看起来就过于凶狠,不是一般人能驯服的。
来自遥远的M78星云的野生奥特曼,还可以提供一次重新捕捉服务,堪称业界良心。
这只飞犬八哥,真正意义上的水陆空三栖动物,特技是飞狗传书,只需要闻闻味道就能传过去。
在闲鱼,
林子大了,什么雕都有。。。
浏览一下这些奇珍异兽的评论区,就可以看到专属于闲鱼的两大终极哲学拷问:“这他妈也有人卖?”以及“这他妈也有人买?”。
如果只是沙雕卖家们自娱自乐也就算了。但离谱的是,官方也不甘寂寞地来掺了一脚,把这些网友P的神兽真的生产了出来,还做成了一套手办盲盒。
这家闲鱼神兽专卖店已经有模有样地开了起来,目前正在预售阶段。
可以说是民间艺术照进现实的典范。
先来看看全家福:
一家六口,形态各异。乍一看都有些奇形怪状,再品品,又咂摸出几分可爱来。
写实风格的设计,加上堪称生物学奇迹的样貌,自带一种戏剧冲突感,和游走在常规审美之外的叛逆。
01
上古神兽之——柴蛙
柴犬和青蛙的某种神秘连接。圆乎乎的一只,看上去有几分丑萌。
据说精力旺盛,性格黏人,爱蹭裤腿,什么鬼玩意儿……
02
上古神兽之——花袄狗
裹着一身东北特色大棉袄,耍着一手独门绝技摇花手。
造型霸气逼人,还有镇宅辟邪之效。
03
上古神兽之——比利时木板犬
被封印在木板里的狗狗,狗中标本。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种狗长得跟木板似的,性格也天生木讷。买回家可以挂在墙上。不过要注意明火,一烧就没了。
04
上古神兽之——熊猫狗
让达尔文陷入沉思的杰作。
画个烟熏妆就是一级国宝,不吃狗粮,性格温顺,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神兽。略微可惜的是,毛发有点不够蓬松。
05
上古神兽之——罗马尼亚双头鸡
见识过前面的物种变异,这只双头鸡已经有点过于“正经”了。最大的特色是拥有两个头,鸡中的战斗鸡。
身上穿的尿素外袍也非常打眼,一看就是拿捏住了时尚的精髓——返璞归真。
06
上古神兽之——刚果长颈猫
我愿称之为神兽家族的门面担当,谁能拒绝小鹿角和猫咪唇呢?不过饲养难度有点高,身高超过4.5米,需要大院子才能安置。
还有个缺点是撸猫不太方便,需要自备长梯。不过对每天低头玩手机的颈椎病有奇效。
别说,看完还挺想入手一套是怎么回事?
正如网友的精准点评:好奇怪,但还想再看一眼。
心动的人还为数不少,闲鱼神兽店被大家催着快点贩售。
沙雕千千万,闲鱼占一半。
闲鱼卖家们无意间经营出的一本闲鱼版“异兽山海经”,没想到却被闲鱼官方大力pick了。
不论是用户们集体创作离谱的神兽,还是官方的共创整活,闲鱼之所以能发展出这样的生态,根源是因为闲鱼本身就是一个年轻文化的聚集地。
当下的互联网,年轻人才是内容创作的绝对主力担当。而在闲鱼的用户里,90后的年轻用户占比又极高。他们蓬勃的想象力和无处安放的创造力,催生出了诸如“闲鱼山海经”的互联网文化景观。
与其简单说他们是卖家买家,不如说他们是闲鱼上的段子手、P图大师、创作者。年轻人们在闲鱼上玩梗狂欢,和网络文化以及时代背景也是分不开的。
一、沙雕文化崛起,成为年轻人的解压良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繁重工作压力和高昂生活成本的共同挤压下,搞笑和娱乐成为年轻人的刚需。沙雕、审丑、土味这些最真实,最契合人性本能的内容自然大受欢迎。某种程度上来讲,沙雕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焦虑缓解剂。
年轻人们在闲鱼上挂出沙雕商品、搞笑段子,也是一种自我娱乐和娱乐他人的出口。
二、低门槛的二次创作,制造网络大流行。
社交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二手复读机。
大家发现没有,无论是闲鱼神兽,还是之前的闲鱼文学各种段子,它其实是有着鲜明的特点的。具体来说就是三条:易懂、新奇、格式鲜明。
其中,格式鲜明又是最重要的,因为这能直接降低二次创作的门槛,让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制造一头上古神兽,只要你有点PS基础,抠图、换头,十分钟就能搞定。
只要以“我正在。。。”开头,写一段夸张紧迫的文字,再配一张翻车、烧饭的图,恭喜你,晋升为闲鱼文坛的一员!有机会参与闲鱼文学大奖的争夺。
这种格式化的网络段子创作轻松,易于模仿。于是“上古神兽”、“闲鱼文学”开始病毒式爆发,一人造梗众人捧,一场狂欢由此而生。
闲鱼,早已不能简单用“二手平台”来概括。它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创造力的一个落脚点。
甚至还有人说闲鱼是下一个B站。这个说法蛮有意思,起码在某种层面上,闲鱼用户创作的内容,其“有趣好看”程度的确不输给B站视频、抖音爆款。
就跟突然沙雕起来的五芳斋一样,最近闲鱼的品牌风格也越来越离谱了。不仅是这次推出闲鱼神兽手办,在“整活”这条路上,闲鱼其实从来没停下过步伐。
办过闲鱼文学奖,为才华横溢的网络文豪正名。
办过耳机相亲节,为离异的耳机再找个伴。
办过闲鱼礼仪课,让闲鱼用户在交流中荡起友谊的小船。
这些乍一看“啥?官方干的?是不是有什么大病”的操作,其实也是闲鱼跟用户打成一片的方式。
闲鱼官方借着这一系列有点黑色幽默的运营活动,使得闲鱼的无厘头社区文化调性更加深入人心。
造梗之人常有,而接梗之人不常有。这次闲鱼官方顺势而为,把群众的智慧制作成手办,其实也是在向用户释放信号:我懂你们的奇奇怪怪,也愿意陪你们可可爱爱。
越努力,越幸运。
这里是庞门正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