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治白癫疯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9.html

1.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àn)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________:自以为

②________:于是就

③________:没有阻止

④________:于是

⑤________:返回

(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_______”。

②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A.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C.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①目精:眼珠。②研蚩:美丑。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本/无关于妙处B.本无/关于妙处C.本无关于/妙处

(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

②人问其故________

(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等到。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C.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

(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识:________至:________

息:________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

②众皆弃去________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自奚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

①系:抓。②致:达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乱________

②云________

③鞭乎________

②释之________

(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惊弓之鸟B.君子何之C.置之度外D.久而久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7.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木:柘树。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

: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⑤少女:小女儿。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语。

①白喙:________

②以堙于东海:________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8.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理解词语意思。

曰________溺________

堙________故________

(2)本文选自《________》,炎帝是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9.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曲突①徙xǐ②薪xīn

客有过③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④。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mò,同“默”)然不应。俄而⑤,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①曲突:使烟囱弯。②徙:迁移,移走。③过:拜访。④积薪:堆积的柴草。⑤俄而:不久。

(二)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主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苹。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假如这个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

(根据《汉书·霍光传》改写)

(1)读文段(一),结合注释,解释成语“曲突徙薪”的意思。

(2)下列成语与“曲突徙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亡羊补牢

B.防患未然

C.未雨绸缪

(3)请在文段(一)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你家将有发生火灾的隐患。

(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段(一)中的词句回答)

(5)读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忘记感激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B.事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C.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10.课外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斯也。斯:________②从而谢焉。谢: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11.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2)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3)志在春雨,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4)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原文:曩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曩:从前。履:鞋。志:标志。

(1)翻译下列画线词语。

及午________至薄暮________

是汝家________何不入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13.课外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跟在空中撒盐。C.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与子侄辈一起讨论诗文。

(2)写出文中的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

(3)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有着深刻的意蕴。

(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1.(1)自谓;遂;弗止;乃;反(2)薛谭学讴;列子·汤问(3)自谓尽之;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4)B

2.(1)A(2)有时好几年;原因(3)人身体的美丑本没什么特别的奥妙之处,眼神是传神之笔,是无形之物,比较难描绘,不能不慎重对待;画龙点睛

3.(1)A,C(2)等到翠鸟生了小鸟,翠鸟特别爱护小鸟,唯恐它从树上掉下来(3)避免祸患;爱护小翠鸟,怕它掉下来;人们伸手捉住了小翠鸟

4.(1)知道;到;休息;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3)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5)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受到壶中的蒸气顶开盖子的启发,发明了蒸气机。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5.(1)mò;jiē(2)庭院;全,都;拿(3)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6.(1)动乱;说;鞭打;释放(2)C(3)用鞭打书生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4)王安期是一个对待问题实事求是的人。“夜不得私行”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案,至于书生求学而迟归当另行对待。说明了处理事情不能死守教条,一概而论,而是要审慎灵活,根据事实进行合理的安排处理。

7.(1)鸟的嘴;填塞(2)女娃在东海里游玩,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3)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毅力。(4)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8.(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9.(1)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2)A(3)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4)灶直突,傍有积薪;邻里共救之(5)B

10.(1)这样;道歉(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

11.(1)徐徐乎若清风(2)皎皎乎若明月(3)潇潇乎若春雨(4)波光;粼粼乎若波光

12.(1)等到。;到了,接近。;你。;为什么。(2)①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迁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②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3)讽刺了那些只迷信教条而不求实际,死板教条的人.

13.(1)C(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大雪纷纷;撒盐;柳絮(3)C(4)B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