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二个季度伊始,动漫内容逐渐复苏,续集动画再度崭露头角,开始了新一季的征途。对于分季动画,开拓市场早已不是第一任务,保持内容制作水准持续输出,保持用户粘性,才是续集番剧们所要做的。
无论是《一人之下》更换制作方而导致画风不稳,还是《星辰变》特效过多节奏拖沓而风评下降,随着市场与用户的流变,把握内容核心颇不容易。在一众IP动画续集中,原创起家的《观海策》第二季的打法,显得颇为扎实,也独具一格。
《观海策》第二季海报
题材垂直细分
疫情突发打乱了很多动漫平台的上片计划,为了重新稳定内容节奏,我们看到了腾讯平台《一人之下》第三季、《观海策》第二季、《星辰变》第二季、《西行纪》大电影等在年第二季度接连上新。
相比于IP加持的大番剧,《观海策》第二季选择了深耕细分题材,在一众修仙修真的玄幻题材中,以奇幻+异兽的元素,辅以扎实的传统文化积累,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内容赛道。相比于绚丽华美的仙侠画风,扎实传统的写实风格也有不少忠实拥趸。
第一季的守城国战,是国漫里比较少见的“硬核军争”题材,相对受制于小众和制作技术,接受度不高;而从第二季开始,《观海策》在剧情上加大了升级力度。
主角凌遥及伙伴们因为徐谷关的战事,突破险阻在期限内前往君山国求援。这个颇具有古典话本浪漫气息的故事主线,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救猫咪”商业叙事模型——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任务。纵观故事节奏,单集情节点设置基本在2-3个,对比其他体量的动画,剧情推进更加合理。在第22-24集,整个事件节奏、打斗、悬疑设置都相当紧凑。
不同于电影和电视剧,对于动漫叙事策略而言,一般是以人物(人物最能体现美术风格)优先,事件推进体现人物特点。《观海策》的第二季明显以强情节为叙事优先,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反作用于形象塑造。但深入研究续集动漫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第二季主要培养用户“粘性”,当季侧重不同打法,才是IP长久运行之道。
传统美学的转化
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富矿,确实为动画领域提供了非常多的创意元素。而随着市场及宏观创作环境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也升级到了“2.0”时代。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对传统美学形式的再应用。可以看出《观海策》的团队在传统美学上有着一定造诣,无论是在人物、建筑、道具形制上都有着相对应的历史出处,这类“特殊彩蛋”堪比史料挖掘,极具硬核精神。
水墨OP搭配上雄壮激昂的定制片头曲,传统鼓和号角的声音具有悲壮慷慨的基调;同时延伸的水墨海报勾勒角色特性,尤其是为这些人物配上的定场诗,颇有一丝明清白话小说和评书的韵味;
水墨海报
以及“套色木雕版画”风格的线上物料海报,具有别样的审美冲击力,也似乎在昭示着传统美学形式在动漫领域里的表现力,令受众记忆犹新。
木雕版画风格海报
同时《山海经》世界观的引入强化,使得奇幻效果更佳。作为现存最古老的先秦神话典籍,《山海经》中鲜活的想象力放在今天也没有任何隔阂,除去现实中的动植物,《山海经》中记载的大部分神怪都极具远古特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本“原画设定集”。搭配《观海策》本有的洪荒大陆的异世设定,在世界观上具有极强的逻辑自洽性,同时也拓展了作品的边界。
还有先秦势力与诸子百家的艺术加工,本就带有很强的传奇性,在《观海策》中被承袭并加强,成为了极具记忆性的元素,比如主角穆萱所制造的守城机关卫与人偶,以及反派偃师所制作的傀儡,都带有鲜明特点,很有“土木朋克”的解构精神。
最重要的,还是《观海策》中传统精神内核的转化,为现代动漫注入一点古典浪漫主义。如同《射雕英雄传》中的襄阳大战,最终拯救危难的重任依旧回到了江湖之士手中。《观海策》在设计江湖游侠凌遥-农家少主姬匡这一对双男主时,其实就代表了“江湖-庙堂”这一传统政治势力矛盾的双线统一,从而引出更加宏大的“家国精神”与“战争正义”的母题。
当然,《观海策》在人物深度塑造以及剧情连接上还有很大的问题,这也留待主创们在后面剧情的创作中解决。
从近年国漫内容走过的路径我们其实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回归,将会是一个内容回归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价值导向的回归,之后对国漫的信心也会越来越高。
原创前景之晦暝
随着IP全产业化开发模式的普及,内容产业急剧膨胀,以网文为源头的IP链条逐渐扩张。原创动漫在周期、成本、制作的夹击下四面楚歌。
而动漫市场也越来越像是IP项目的“二级市场”,越来越多的IP在内容领域寻找变现出口,挤占压缩着原创为数不多的空间。同时动漫“网文化”作为一柄双刃剑的另一面也慢慢展现。
除了引起争议的阅文,如今整个动漫市场题材分化严重,同质化后果也日趋显现——以某平台为例,修仙类男频题材已经占到了整体上线动漫的三成以上,且剧情模式单一,制作水平粗糙。但这类作品都具有一定IP基础,成本低,周期短,可以贡献大部头流量,以此驱赶新兴原创动漫。
《观海策》对原创的坚持在这个IP高度把持的市场里,多少有些硬核,也正是这种坚持,让原创才有了继续探索的勇气。回头看,《搜神记》、《聊斋志异》、《酉阳杂俎》……这些具有民族想象力的志怪典籍,这些传统美学里构筑的植根于民族审美旨趣的内核,依旧能够哺育千年之后的动画创作。而如何将这些宝藏,以更加有时代性的动画叙事手法体现出来,也是留给更多动画人为之深思的命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