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神秘之处,想必各位读者已经心知肚明,一直以来,对于《山海经》的研究,学者们从未放弃,甚至它还因为近代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山海经》究竟记录了什么?我们一眼便能知晓,无非是上古时期的山川、地理、河流、动植物、以及人文丰貌等等。不过外国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有读完《山海经》的读者,也都各自在心中形成了对该书的不同看法。有读者认为,《山海经》可能只是一部描述地理的书籍,因为书中大部分内容都在描写地理特征,似乎《山海经》所记载的世界是一个庞大的整体。还有读者认为,《山海经》可能是一部记载奇珍异兽的著作,毕竟书中描写了大量的怪兽,并且它们大多数的外形都与现代动物完全不同。
如果想要揭开《山海经》的秘密,我们必须要找到《山海经》的最初起源。《山海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呢?没错,现今主流说法都认为《山海经》的真实作者是大禹,也就是“大禹治水”传说中的主人公。据史料记载,大禹治水平定天下之后,要对自己所辖领域进行详细划分与统计,故此才命九州部落的首领们各自献出本地青铜,铸成了九个青铜大鼎,并以鼎代州,刻画九州物产与地貌于九鼎之上,彰显自己无上的权力,因此九鼎也被称为“九州鼎”。
历史专家们通过研究古代典籍《国语》、《诗经》、《尚书》、《战国策》等著作之后,结合其上记载综合推断,《山海经》就是因九州鼎的出现而诞生的,因为九鼎之上的图案可以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幅描绘九州地貌物产的《山海图》,而《山海经》却是前者的辅助说明类著作。
此时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问题,即《山海经》隶属于《山海图》,如果我们想要揭开《山海经》的秘密,就必须要找到《山海图》,那么《山海图》在哪里呢?没错,它们都被刻在了九州鼎之上,如果九州鼎能够出土,则《山海经》的一切秘密都将会迎刃而解。
纵观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典籍中关于九州鼎的记载层出不穷,如《墨子·耕柱》中记载:“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其中的“三国”分别指夏、商、周三朝,而《左传》中也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夏朝开始,九州鼎就被视作王权的象征,它们是后世传国玉玺的前身,都是“天命所归”的神器,一旦得到,就会在天下人心中形成合法性的统治权。
关于九州鼎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两个莫过于楚庄王的“问鼎”与秦武王的“举鼎”,二者都是通过武力炫耀的方式,以九州鼎为话题,向周王室进行挑衅,侧面印证了九州鼎的重要地位。
九州鼎究竟去了哪里?史学家对此说法不一,但是《史记》中的《周本纪》与《秦本纪》中曾提到,秦昭王52年,周赧王死后,秦国便“取鼎入秦”,也就是说,九州鼎有很大可能性流落到了秦国。众所周知,结束战国混乱局面的国家也是秦国,故此来说,九州鼎最终进入陕西咸阳境内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有趣的是,秦国统一天下仅仅14年之后,全国就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一众豪杰并起,终于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可是即使刘邦首先攻入咸阳,实行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政策,其战利品记载中也没有关于九州鼎任何的蛛丝马迹。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短短14年之内,九州鼎为何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答案都指向了一种可能,即九州鼎被秦始皇带到皇陵之内,成为了自己的陪葬之物。
不过此时有读者依然会疑惑,为何秦始皇会将象征王权的九州鼎陪葬呢?毕竟它们能诠释王朝的正统性。对于该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在秦始皇的眼中,九州鼎只是代表着“王权”,而不是“皇权”,自己既然已经成为了超越“三皇五帝”的皇帝,则九州鼎便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此才会命李斯雕琢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传于后世。换句话说,秦始皇令九州鼎彻底消失,一方面是想将“战利品”永远留在身边,另一方面是想揭开一个以自己为开端的新时代!
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专家们大胆断言,想要揭开《山海经》中的秘密,只要挖开秦始皇陵,一切都会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