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与妖精九头虫的神秘渊源他们来自于山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西游记》中的妖精九头虫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在民间文化里还有《九头驸马》的连环画和折子戏,因为他是碧波潭中万圣龙王的女婿,万圣公主的夫君。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以偷盗佛宝舍利出名的,其实在民间文学里,他是以吃人而著称的,就跟流沙河中的水怪沙和尚一样,是个食人无数的妖魔。如果单从小说西游记来讲,沙和尚是唐僧的三徒弟,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卷帘将军下凡,九头虫则来历不明,只说他是乘着碧波潭涨潮的时候顺着海浪来到了这里,并被龙王招为驸马,最终在与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打斗中被细犬咬掉了一颗头,逃往北海去了。但如果把沙和尚和九头虫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它与更早的一个神话人物非常吻合,那就是《山海经》中的九头魔蛇相柳。《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相柳是一个九头魔蛇,九首食于九山,他口中吐出来的唾液和身上流出来的血都充满了剧毒,腥臭无比,大禹杀掉相柳之后,他尸体陈列的地方就变成了一片沼泽,其地不生五谷。古代帝王几次三番试图填土造田,都以恶水重新满上地面,淹没土地而告终。我们再来看看沙僧潜水的流沙河的生态环境。《西游记》二十二回:“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弱水就是一片恶水,水色黢黑,水中没有生物,就连鹅毛都会下沉。这种环境跟相柳死后形成的水域极为相似。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神秘的关联,那就是相柳的九头和悬挂在沙和尚脖子下面被他吃掉的九颗人头。相柳九首食于九山,吃人无数,很多民间绘画中的样子也是脖颈下挂着串在一起的九颗骷颅,与观音菩萨让沙僧把九颗人头穿在一起挂在脖子下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确定《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定借鉴了这个文化元素,但隐藏在他们之间的纽带却十分清晰。九头,吃人,恶水,骷颅,都是他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渊源的佐证。相柳最终被大禹所杀,数千年后,孙悟空又拿着当年大禹治水的神铁——金箍棒,将害人的妖王九头虫打败,很难让人相信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大禹治水之后四海升平,共工是一个反叛者,他和臣子相柳一起兴风作浪,又将中原地带变成一片泽国,破坏已经修筑完成的水利工程,于是禹王不得不出手将其平定。只有相柳死后留下的恶臭的水泊无从收拾,只能任其横亘在大地之上。沙和尚也是吃人的,而且吃人无数,这一点他曾经在观音菩萨面前袒露无遗。第八回,水怪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掉的人头,抛落流沙河中,大都沉到了水底。这个水,就算是鹅毛也浮不起来。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菩萨说:“你可将骷髅儿挂在头项下,等候取经人,自有用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孙悟空在收服沙僧的时候,也曾说过。二十二回:“行者道:‘正是这等说。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怪在此,断知水性’”。如果沙和尚下凡做妖精时的流沙河就是当年相柳的流毒,也就难怪他也会变成一个吃人的怪物。两个妖精就像是产生了心灵感应,虽相隔数千年依然惺惺相惜,隔空回响。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