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代的皇帝都喜欢编史书,以统一民众思想。其中最出名的有清朝的《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当时安排大学士纪晓岚负责主编,吩咐好海量收集全国资料的同时,销毁那些不利于清朝皇权的书籍资料。当时大约有超过15万册的书被焚毁,其中就包括了《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上古奇书,包含了神话传说、历史、地理、天文、民族等等知识。至今仍然有很多的谜题未解开。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很多神话故事就是来自这里了,什么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说起《山海经》,大文豪陶渊明出门旅行,一边走一边看,爱不释手;司马迁直呼不敢言。
当年《山海经》究竟因为什么上了销毁清单呢?
第一是因为书中记录了很多海外的情况,包括说西南有像黑炭一样的人,还有一种五短身材的侏儒名字叫做俾格米人。西方的非洲不就是黑人嘛,非洲的刚果也确实有侏儒人。
而当时的清朝的政策是闭关锁国的。要是人们看了《山海经》,而想出去冒险,这显然违背了乾隆的意愿,不利于皇权。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山海经》所记录的国家、山川、种族、动物、植物历史久远,难以考证,有点玄幻。这显然也不是八股文的先生们所喜欢的。
值得庆幸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藏好了这伟大的著作,才没有失传。
对文学的影响
诗仙李白有事没事就看看《山海经》(《赠闾丘处士》),爬爬山,寻寻仙,访访道,这点从《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蜀道难》可以看出。
诗鬼李贺的诗中更是把妖、魔、鬼、神应用到极致。
还有很多小说都借鉴了《山海经》,比如《搜神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山海经》中特别多,是他小时候就很想看的书。
贾平凹为了创作小说多次读《山海经》,直言不讳表白,中国人的文化思维,以及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都是从《山海经》里来的。
电影中的神兽
《山海经》里所呈现的是脑洞大开的世界,成为很多影视作品的灵感源泉。
前几年火爆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家都还记得那个四海八荒的第一美人吧,青丘女帝白浅,她其实是一只九尾狐。《山海经》记录,长的样子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的啼哭。
《捉妖记》里可可爱爱的六只脚“小妖王”胡巴。这个灵感也是来自于《山海经》,神兽帝江,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没有脸和眼睛,而且能歌善舞。
《神奇动物在哪里2》里面那只一秒变萌的“大猫”,彪悍的外形,却又可爱得不行。外国网友表示:圣诞节礼物想要一只中国深受,叫驺吾。
这个神兽来自于《山海经》里的驺吾(zōuwú)。
神兽在今日
除了上面这些已经看不到了的神兽,还有一些动物,我们现在还能依稀看到他们的影子。
比如说招摇山的狌狌,“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意思是说形状像猿猴,耳朵白色,既能匍匐前进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你说像不像猩猩?
还有一种名为“犰狳”的动物,“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也就是说,长的像兔子一样,还有鸟一样的长喙,圆圆的眼睛细长的尾巴,看到人就一动不动装睡。这个和今天的美洲犰狳完全吻合。
这些也只是《山海经》里的九牛一毛而已,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厚礼,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内核,你可以说它是华夏诸神志、或者是洪荒地理图、也可以是巫术祀典、或者是本草图典、也可以是矿物石谱、更可以是上古神兽食用指南…
在这个中国崛起的时代,翻开经典,读读传世之“魂”,真的是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你想要的文化自信、想象力、创造力......这里都有!
快来看看,你想领哪头神兽回家呢?先在书里选选吧!
如果你也喜欢博主所写的相关书籍,可以给我发私信,可以发电子的版本送给优秀的你。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收藏、点赞、留言和转发!
有您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