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海内经韩流,黄帝之后,

#文化#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陈丝雨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韩流注解

海内经:

《海内经》中记载的国家山川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包括我们西北的新疆、甘肃、青海,长江以南的四川、湖南、贵州,以及中原河北等地。

白话文:

在流沙的东面,黑水的西岸,有朝云国和司彘国。黄帝之妻雷祖生下了昌意。后来昌意被贬到若水,在那里生下了韩流。

韩流长着细长的脑袋、小小的耳朵,有人一样的脸、猪一样的嘴、麒麟一样的身子、罗圈腿、猪一样的蹄子,他娶了一位阿蜀山氏的女儿名叫阿女,这位女子生下了帝颛顼。

注释:

流沙:古时指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雷祖:指嫘祖,传说为西陵氏之女,黄帝的正妃。降:指流放。若水:一说今四川雅砻江。擢(zhuó)首:引拔,耸起。这里指物体因吊拉变成长竖形的样子。谨:指慎重细心。豕(shǐ):指猪。渠股:指罗圈腿。止:指足。淖(zhuō)子:指蜀山氏之女。颛顼:指黄帝之孙,北方的天帝。

韩流:

一、清代,文人骚客眼中的韩流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编纂的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韩流人面猪嘴鳞身,所不同的是长着人的手足,看着像个女人,穿着超级迷你小短裙。

清·韩流

二、韩流,身份的争议

1.韩流是黄帝之孙,颛顼之父

《山海经·海内经》和《竹书纪年》都记载:“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

《竹年本纪》还指出,乾荒即韩流,生帝颛顼,且未曾居帝位。史料也没有“帝韩流”的记载。(今天我们只谈这条)

2.韩流,并无此人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

这两本巨作,压根就没有提韩流,从昌意直接就来到了帝颛顼。

三、身为昌意之子的韩流,为什么长得如此邪乎?

黄帝家族似乎忘了这位子孙后代,如果韩流是昌意的儿子成立的话,我们来看看“昌意”是什么样的人物?

他是黄帝的次子,昌意成年后被贬到若水(史料没有交代被谁贬的),而同时代掌握天下的是他的哥哥少昊,这不由得让人觉得这可能是早期的“玄武门之变”。

被贬后的昌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而他的儿子韩流却长着一身“大杂烩”,最为突出的就是他那“猪嘴”、“猪蹄子”、“人的面孔”和“鱼鳞”一样的皮肤。你说人真长这样,谁都不信,不过有两种猜想,其一、反对派的污蔑;其二、崇拜的文明所致。

笔者认为更倾向于“文明的崇拜”,原文中我们注意到韩流位于司彘国,“司”为饲养,“彘”为猪,“国”为部落,也就是说该部落擅长饲养猪。食物匮乏的年代,也许“单纯的打猎”走向“家庭圈养”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星堆文物

朝云国、司彘国: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朝云国和司彘国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云贵川一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