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从西王母讲起

敦煌有这样的魔力

没去的时候魂牵梦绕

去过以后今生难忘!

多少人

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

重新踏上这片土地

寻找古人走过的路

而在人类文明瑰宝的敦煌莫高窟,无论是独树一帜的绘画技法、佛造像的手法、还是藏经阁的文献,都沉淀着丝路历史和西域的独特文化。我们将用三篇的篇幅,讲述浩渺的西域历史,和与之印证的莫高窟壁画。

《西域简史》认为,西王母的故事是西域文明的源头。

在第莫高窟窟,绘有西王母乘坐三凤车出游的壁画。这是与西域有关的最早的壁画。

(敦煌第窟西王母出游壁画)

01西王母是否确有其人?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在河南汲县盗掘了一座战国大墓,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时期的竹简,一时引得天下震动。经过大学者的整理,在这批竹书中除了震撼传统史观、争议巨大的《竹书纪年》之外,还整理出一部记述周穆王西巡的书籍,被定名为《穆天子传》,记载了大量周穆王西巡期间的故事,其中就有与西王母会见的故事。

而在大量典籍中恰好都出现了“西王母”这一记载:

《尔雅》云:“西荒有西王母国”;《山海经》云:“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瑞应图》云:“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玉环”;《贾子修政篇》云:“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易林明夷之萃》云:“稷为尧使,西见王国”;《尚书大传》云:“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环五块”;

还有汉书、晋书、宋书等在谈到上古这一段历史时均有“西王母来献其白玉块”的记载,这说明西王母国的存在有一定史料依据,但糅杂了较多的神话色彩。

那么西王母国很大可能存在,《穆天子传》所记载的与西王母会面的故事,又是否具有参考性?近年来,新的考古发现侧面证明了《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年,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村发现一批西周时代的高等级墓地,至年,大河口墓地的发掘基本结束,共发掘西周时期墓地余座。根据目前的研究,大河口墓地应当是一处西周早期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到西周晚期的邦国墓地,隶属于一个未曾见诸史料的叫做“霸国”的邦国,在大河口的霸国墓地中出土的大量带铭文的青铜器,对推进西周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巨大的帮助。出土的霸伯方簋(guǐ)、霸伯盘、格仲簋(guǐ)等青铜器所记录的大量历史史实可以与《穆天子传》的记录互相印证,足以证明《穆天子传》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西周中期真实发生的事件记录的,其史料价值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

(霸伯方簋(guǐ))

那么,与周穆王与西王母会面的记载,就不能单纯认定为神话传说。

02西王母与渣男周穆王的故事据此可以推断:西王母国是上古时期中国西部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又经过大量文学创作而被赋予了浓厚神话色彩。周穆王想要学习古时候的黄帝那般,驾着马车游历天下,周穆王此人极为风流倜傥,见识宽广,游历过程中途经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在听说西王母是个绝色美女后,就特意前往拜访。周穆王赠送玉璧给西王母以示好,与西王母两人一起游览瑶池,两人聊得极为开心。据说周穆王还在山上立了一座碑,也有说周穆王在山上种了一棵树,不过不管是碑还是树两者都刻着“西王母之山”几个字,借以抒发了他对西王母的感情。

(周穆王与西王母)然而不久之后两人离别的日子到来了,分别时,周穆王和西王母两人深情对唱,

西王母以歌曲问周穆王此经一别,他什么时候再过来见她。对于西王母的深情,周穆王非常感动,就唱着回答西王母他要回去履行他身为帝王的职责了,等安排好一切,大概三年之后会再回来见她。然而,三年之后又三年,周穆王都没有回去找西王母,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就这样落幕了。著名诗人李商隐曾作一首七言绝句:《瑶池》

瑶池阿母倚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03西王母具体在哪里?1、古埃及女王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周穆王从西周的国都镐京行至西王母的国家,两地之间的距离总共有1.21万里。以前的学者们根据故事里所说的里程推断西王母的国家应该位于现在的亚州西南部或者欧洲。甚至有人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对西王母的描述而认为西王母可能是埃及女王,并将描述与一些图片做了对应。山海经·大荒西经的描述中写: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

黑水之前。

(将赤水与红海对应,黑水与黑海对应,流沙与沙漠对应)

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丘”一字有小土堆,大型坟墓的意思)

(将“丘”与金字塔对应)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这里有个说法,狮子直到西汉以后才出现在中国,所以把狮身人面称作“人面虎身”)

有人戴胜(胜就是装饰的意思),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根据以上的内容对比,从而认定西王母可能为埃及女王或者是狮身人面像的由来,并进一步判定《山海经》是世界地理的注录,并不局限于东亚。2、中原与西域边界在年的关于《穆天子传》的中日研讨会上,一些学者们分析得到:在秦以前的里是短里,只有现在的77米长,因此,西王母的国家应该在现在的甘肃新疆那一带,中心在敦煌、酒泉那一片。而这个观点则与《汉书》中关于西域的记载内容相一致:汉武帝的叔叔刘安(公元前一前年)在他编纂的《淮南子.地形训》中首先指出:西王母在流沙之濒。并且在同书《览幂》中又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圣母,姮娥(嫦娥)窃以奔月。从此,在我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

而稍后于刘安的史学家司马迁(约前一或前一?)不理这些争论,秉笔直书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历史事实。《史记.赵世家第十三》中写道:

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主母。乐而忘返。拿当代话说,就是造父很得周穆王的宠爱。造父挑选了千里马加以调教,又得了守桃林的良马盗骊、骅骝、绿耳等,献给穆王。穆王叫造父赶车,往西方巡视,会见了西王母,快乐得忘记回国。但西王母在周王朝西部的什么地方?仍然是人们猜测的一个问题。直到另一个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写出《汉书》后,才有了明确的回答。《汉书.地理志》写道:

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侧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班固是从临羌开始,自东向西叙述的,即临羌——塞外——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记载详细,方位明确。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西王母真的存在,极大可能性在敦煌、酒泉一带,并且西王母国是最早的可考证的西域国家。

西域最早的起源——西王母——这个板块大致讲完了,我们就正式讲述“凿空西域”的张骞立下了何等功劳,让西域从此牢牢的与中原联系在一起。

参考资料

1、萧绰:《西域简史》

2、李晋:《西出阳关有故事》

3、扎姆:《历史上存在过的神秘古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