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郫都林盘天府之根二巴蜀之乡的

编辑/王金艺

川西林盘表象上是传统社会成都平原特有的“随田散居”居住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农耕文化事项,本质上是世代生活在该区域的原住民以及历史时期通过官方和自发两种主要方式进入该区域的移民数千年来在开展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林盘内部多样生物体之间的互生共养关系,共同创造形成的一个“取之于林盘、用之于林盘”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系统。

川西林盘的形成过程极其漫长,经历了古蜀时期的萌生草创、秦汉时期的初具规模、唐宋时期的臻于完善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再生发展等阶段。川西林盘不仅是成都平原特有的传统农耕文化符号,而且是世界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天文地理”的李冰担任蜀郡守,领导蜀人修建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图/何勃

▌《山海经》言“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反映了古蜀时期,成都平原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核心农业区

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这句诗高度赞誉了郫都是古蜀农耕文明发祥地。郫都具有发展初始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拥有温和湿润的气候、土壤肥沃的耕地以及便于灌溉的水资源为基本前提和基础。郫都所在的区域恰恰是由岷江及沱江(秦并巴蜀后,蜀郡郡守李冰主持设计、并领导蜀民创建都江堰这一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之后,郫都区所在区域就有都江堰内河分出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及其支流徐堰河、毗河、沱江、清水河等八大干渠,水网密布)构成的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而且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有利于自流或引流灌溉,是开展初始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

从考古发现来看,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当属宝墩文化,它是成都平原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新津宝墩、郫都古城、温江鱼凫等七处文化遗址为代表,距今约年。在这些遗址中相继出土了稻、粟、黍等植物遗存以及铲、锛、凿等石器生产工具,反映出成都平原已经进入以农业为主,兼有渔猎和采集的定居农业经济时代。其中,郫都古城遗址城镇规模相对较大,祭祀场所相对完备,代表着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发展程度。文献记载,西汉末年蜀郡成都(今成都市郫都区)人扬雄《蜀王本纪》(《蜀王本纪》原本已佚,关于其作者,另一说为三国时樵周)说:“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至蜀,复生,蜀王以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移治郫邑……号曰望帝……以江、潛、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开明位号曰丛帝。”又言:周赧王七年(公元前年),即秦灭巴蜀后的第九年,秦国将军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船舶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这两段材料反映出先后进入成都平原的杜宇氏、开明氏分别将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治水技术带入蜀地,初步解决了成都平原农业发展与水患频发之间的矛盾,在大幅度提高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奠定了成都平原成为长江上游核心农业区的历史基础。

▌郫都望丛祠古望帝之陵图/张红旗

自流灌溉的技术体系

郫都历来被誉为成都平原的“上风上水”之处,商周时期开明氏在此“治水兴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平原创建了以都江堰为核心的系列水利工程,后经历朝历代的岁修维缮以及扩建与兴建,逐渐形成了因势利导、开渠引水、自流灌溉的农田水利系统。作为都江堰灌区的首要区域,历史时期,郫都人民根据地质地貌和水势走向,创造性地将河流和水渠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等五个级别。

干渠是主水渠,起到输送水源和交通的作用。支渠,又称配水渠,即利用人字形的分流,从两条干渠中分配整个农产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斗渠,是指从支渠中引水到毛渠用以满足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需要的河渠,一般环绕在村落之外或穿过林盘,水量小于支渠,两岸是低矮的灌木丛。

农渠,是指从斗渠中引流到各个规模较小的农产区、用以灌溉的水渠,横亘在农田之间,如同溪流。

毛渠,是指从斗渠中直接能引流到各个小块农田的微小水渠,与具体的农田相连,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液”。

长期以来,郫都人民就是充分根据域内气候、地势、水资源、耕地面积以及农作物生长特性等自然特征以及移民不断迁入的社会特征,通过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不仅统筹合理地解决了域内水资源的社会分配和农田灌溉问题,而且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水、灌溉以及生活用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水网更加完善,水景更加优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了废水污染程度,完美诠释了郫都林盘“防水”“治水”“用水”“护水”的科学技术特质。

▌郫都林盘灌溉系统

传统农耕的知识体系

世代居住在郫都以及历史时期陆续迁入该区域的移民在长期开展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进程中,充分利用郫都地区的土壤性质、气候特点、开渠引流灌溉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与时令特点,共同创造出了一套高度融合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传统农耕知识技术体系,如“水旱轮作”“立体种植”“稻田养鱼”等。

南宋之前郫都人只种水稻,之后北方大量移民,以麦为食的人口激增,供不应求,激发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由此逐渐形成一年稻麦二熟的耕作制度,水旱轮作由此开始,后根据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四季农耕和水土特征,将稻、麦、油、菜、花、果、药、竹、木等作物,最大限度轮作、套种、种养,形成各类资源循环利用的农林水复合经营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为世居此间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农、林、牧、渔各类产品和多样的生活乐趣。先人探索的轮作耕种在确保作物免受虫害袭扰的同时也促使作物得以稳定增产。目前郫都区保留下来的有稻麦、稻油、稻烟、稻菜、稻饲、稻药等9种水旱轮作模式,期间还有小春作物轮种。另外,区域内还留下很多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作物,百年以上22种,千年以上15种,年以上12种,年以上5种。

成都平原气候温和湿润,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必备条件。《山海经》中说成都平原“百谷自生,鸾鸟自歌,草木所聚”,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成都平原生物多样性的景象。经过多年历史长河的浸润,郫都人民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充分利用林盘内农作物、竹、林、果、花、蜂、鱼及家畜之间的互生共养关系,创造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林内养蜂等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模式。林盘内密如蛛网的河渠水系以及小块稻田生产方式为稻田养鱼、养鸭提供了先天性的优越条件。水稻为鱼类、水鸭的生长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和鸭则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这些知识体系作为郫都宝贵的农业遗产,对当地原著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到今天,郫都人充分利用农业系统内部生物体之间的互生共养关系,使自然资源相互利用。

▌林盘里劳作的人们

随田散居的居住形态

川西林盘“随田散居”这种居住方式的形成,与成都平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移民入蜀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诉求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分析,成都平原是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连缀而成的冲积扇平原,水系格局呈纺锤形,河流出山口后分成许多支流奔向平原,分支交错,河渠纵横,域内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地势平坦,地表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度仅3%~10%,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下,有利于开展自流灌溉。同时,平原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多雨,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是开展传统农耕活动的理想之地。

其次,从移民入蜀原因方面看,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可以发现,历代移民入蜀后虽然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域,但成都、郫县、临邛构成的成都平原三角核心区域相对更为集中。其中,郫都农业发展条件更为优越(如《华阳国志》说郫都是“膏腴”之地),自然就成为历代移民的首选之地。

再看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诉求,由于郫都属于成都平原的“膏腴”之地,无论原住民还是移民,他们首先选择平地内地势稍高、面对水渠的“龙脊”建立房屋,房屋周边种植乔木、竹林及果木花卉,以满足“背山面水”的居住理念与生活燃料的需求。所以,清人王培荀《听雨楼随笔》说“(郫县)一望平原,清流夹道,黄花遍野,人家多在竹林”。由于移民大多是以个体家庭、而非整个家族的形式迁入,于是就形成了三五家构成一个小林盘、十多家构成一个大林盘这种“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陈家大院”、“黄家坝子”、“张家巷子”、“李家林盘”等称呼即由此而来。

林盘内生活所需的房屋建筑材料、生活燃料、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必备家具、家庭副业,甚至小到一个箩筐都取之于林盘,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内部循环”的生产与生活系统。

这种随田散居的方式,创造性地将民居、农田、水渠、竹林、乔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怡然自乐、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川西平原特有的园林氛围。

▌郫都德源街道东林村

民风民俗的文化遗产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整齐划一的村落居住布局方式完全不同,在川西林盘中,也滋生出了与其他地区风格迥异的民风民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进程中,郫都人民以林盘为依托,创造了浓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事项:望丛祭祖大典、望丛赛歌会、郫县豆瓣、安靖蜀绣、剑南盆景、古城竹鸟笼制作……

杜宇(望帝)教民务农、鳖灵(丛帝)凿玉垒,夯实了成都平原农耕文明的基础,望、丛二帝也被誉为“蜀中先导,天府前驱”。南北朝时期,南齐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从灌县(今都江堰市)迁至郫都,与“丛帝庙”合建,称为“望丛祠”。每年清明节前后,蜀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往望丛祠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及开展以咏颂望丛历史贡献为主题的赛歌会。

▌望丛祭祀大典

郫县豆瓣,酱脂香浓,红褐油润,是川菜的必备调味品,被誉为“川菜之魂”。其制作技术独树一帜,年,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飘晒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

蜀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蚕丛氏时期,《山海经》所载“欧丝之野”即指蜀地。郫都是蜀绣的发源地之一,郫都蜀绣图案内容以反映林盘生产、生活为主,针法多样,具有工艺精美、构图疏朗、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林盘内“家家针工,户户女红”的盛况是郫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安靖蜀绣图/张红旗

作为林盘内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郫都盆景是我国五大盆景艺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唐代郫县盆景被选入宫廷,赐名“剑南盆景”,明清时期走向鼎盛,享誉全国。

▌郫都川派盆景博览园

林盘内竹木成林,鸟类繁多,也催生了鸟笼竹编技艺,尤其是古城,自唐代就被誉为“鸟笼之乡”,宋元时期达到了“夜半起篾声,晨明坐鸟肆;七里观作笼,八里听鹃鸣”的盛况。鸟笼制作选取质地柔软、韧性强的斑竹为原料,按林盘内常见的画眉、百灵等鸟类分类,造型美观,体现出了历史时期郫都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象。年,古城竹鸟笼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遗保护名录。

▌古城鸟笼文化展示中心

郫都林盘,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造性的传统农耕知识技术体系、互生共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独特的自流灌溉技术体系、随田散居的村落居住形态、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与农耕文化遗产等内容特质于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目前,郫都林盘正以水旱轮作与乡村林盘保护为主题,为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倾力筹备。逐梦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世界农耕文化大IP。

本文内容节选自《读城》第81期

编辑

王金艺

配图

Jamie

主编

晨曦

责编

Jamie

美编

小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