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创作山海经的初衷是啥其实很简单,

《山海经》体量庞大,虽然只有区区几万字,但书是用极简的古文写成,每一小句翻译过来都是一大段话。所以书本身字数虽少,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十分丰富。

据学界研究,书的最早版本只有图画,现在流传的是时人注解的简易版本,又经历朝历代学者批注加注,才有了现在的诸多不同版本。

该书在千百年间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问号和谜题,无数人穷尽一生想要破解其中的密码。

有人抓住书中与现实能够对接的部分,坚称这是一本纪实的百科全书,并认为书中的内容对学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史料。

有人据理力争,将书中完全天马行空的部分摘出,驳斥纪实论,称书中描绘的不过是古人因见识短浅而自己脑补的世界罢了。

太多的争议在《山海经》身上发生,而这本书就静静地躺在那里,看着后人为了自己争辩不休,始终不发一言一语,从未为自己辩解丝毫。

这是因为它有足够的信心,后人一定能从自己身上找到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地分析出当年的真相。

《山经》记载了大量的山川河流,因此《山海经》也被学界认为是最早最全的地理志,这也是书中与现代重合度最高、考察难度最小的一部分。

《海外经》与《海内经》主要记载的是各个国家,如离耳国、羽民国、结匈国等,除了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涉及了当地的山川河流。

《大荒经》与《海外经》内容重复的比较多,记载手法也类似,都是国家与山川结合记录。

许多人看这本书就只了解到上述层面为止,并未深究为什么古人要费时费力记载这些看上去光怪陆离的事物。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该书的作者是谁,但可以通过分析看出古人创作该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绝不仅仅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上述的简介中,人们往往忽略两个很重要的信息,而这两个信息,将揭开古人撰写《山海经》的真实目的。

信息一:记载山川河流的句式

《山海经》中的经典句式构成为有山,有水,有兽,有矿物。

比如又东三百里,有山,名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如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几乎每座山后面都会记载这里用的矿物,其中玉和金是被记录最多的两种矿物。

可见,作者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走到哪儿记录到哪儿,而是带有目的地在寻找值钱的矿物。

信息二:各国特色的记载

从《海内经》《大荒经》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土地上并不止一个国家。

当然,这个国家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概念并不一样,书中各种各样的国家很有可能是归属于不同统治者的部落。

该书作者的足迹遍布范围之广,是今人很难想象的。作者之所以走遍众多不同部落,就是为了记录不同部落的特点和实力,将其战斗力掌握在手。

这样在部落冲突时,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样看来,古人创作《山海经》有两个目的,一是为自己的部落寻找更有价值的矿物,二是为摸清其他部落的虚实。这很符合先秦时期统治者的特点。

目前学者们正在竭尽全力,从丰富的史料中为《山海经》旁征博引,拼凑出令更多人信服的结论。

让我们拭目以待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能带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山海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