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喜欢读书,喜欢写作,玩得很好。没想到,后来正是这个朋友,成为打击我最深的人。
以前我想不明白原因,认为自己为人处世一不缺德,二不犯法,为什么会这样?后来读到老子《道德经》和《阴符经》中的道理,才恍然大悟。这篇文章,为大家揭示一条规律:生克转化。
明白规律:这个世界有一种规律,叫做:相生相克,互相转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五行的生克转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邻的相生,相隔的相克。
同属的东西相生,对立的东西相克。
我上面说的那个朋友,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都喜欢读书写作,所以形成“相生”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在追求理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分歧,逐渐造成了“相克”。从友好转化为敌对关系。
如果遇到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观念不一样,就尊重彼此,不是问题;如果对方是一个固执、想不开的人(狭隘的人),那么就会转变成抨击和敌对关系。
放下执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英国政治家丘吉尔说:“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国家和国家的外交,一会争得不可开交,一会又握手言和,其背后,都是利益的引导。
任何事情,都有对立的面,也有相应的面,这种对立,不是固定的,而是互相转化的。
老子《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和祸本是对立的,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会转化成对方。
在生活中,再好的关系,也容易因为金钱而闹僵。许多夫妻在离婚的时候,为了钱的分配,不念一丝旧情,在法庭上,公开相撕。
爱的反面是恨。现在那么恨,是因为曾经爱得那么深,事态转化,浓烈的爱就转化为满腔的恨。
保持求中: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过度了事态就会转化。南怀瑾先生说,以前中国有一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
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伸手援助一下,对方会感激不尽;如果你一直在帮助他,为他无条件付出,最后结果是你对别人太好了,别人不会珍惜,反而会反过来埋怨你。
所以,做任何事情,即便是做好事,都要把握一个度: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过度了,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阴符经》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生和死是相对的,但是又彼此相生;恩和害是相对的,过度了会发生转化。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太宠爱了,最后反而害了孩子。就是“恩”和“害”之间的转化。
老子的智慧虽然是写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久远,却是对现在21世纪的人们依然可以起到指导意义,贯穿古今。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只需要59块钱,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TM-国学经典周易道德经山海经黄帝内经史记三十六计资治通鉴小店¥5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