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到博物学,就不得不说《山海经》了,这是一本记录中国几千年来奇珍异兽的神书。
全书只有三万一千多字,却足足记录了座山、多条河流和多种“生物”,其中就包括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各种妖精和怪兽。
关于记载的这些山川河流,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尧舜禹时代所作的一次“地质和物种大调查”,最后整理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
当然,由于书中各种稀奇古怪的物种与现在的差距实在太大,很多都觉得这本书是虚构的。毕竟在我们看来,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龙啊人鱼啊什么的物种,肯定是假的。
其实如果按照“现在没有,以前肯定也没有”这个说法来看,就产生了一种悖论:假如有一天鹦鹉也灭绝了,而当我们的后代在发掘我们的历史资料时发现,对于鹦鹉的记录是“鸟身,鹰嘴,背毛华丽有七色,能言人语,可与之对话”,是不是也感觉很不可思议?
其实对鹦鹉的这种描述,就是火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山海经体”。
而古代人那时候所遇见的生物我们现在也没见过,说不定是以前就灭绝了呢。
所以,不管这书是考察报告还是奇幻文学,历代的专家学者都没少在它身上花心思。最流行的一个工作就是考证山海经里说的奇花异草、奇珍异兽都是啥。
自然,确实有一些内容实在是有些不符合常理,就比如那个和黄帝争位的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这样的形象,恐怕只有在游戏里才会出现吧....
再比如书中对飞鼠的描述: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飞鼠,现代专家学者一般认为这就是现如今的鼯鼠,不过这形如兔就有点过分了。
假如有朋友也读过这本《山海经》,相信可能会跟我有相似的感受,书中的有些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还算是比较靠谱的,只不过那时候人们的语言文字发展不如今天这么发达,能用的形容词可能就那么几个。
譬如:说一个物品像点什么,在当时认识的东西本来也不多,像来像去就那么几个东西,比如醍醐这种长腿脚有鸭蹼的,就说像人足;
大概有个人脸的样子,在一个平面上,有俩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的,就说是人面,猫头鹰,狮子,在那个时候估计都能给说成是人面。
今天,借助方便的电脑绘图技术,不少的爱好者、公司、漫画、游戏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试图复原这些怪兽。
拿酸与来说,原文写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复原出来是这样的:
再来看个像昆虫的钦原——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直接理解它可能是这样:
但也有学者提出,这可能是指的针尾鸭,状如蜂就是说屁股有尖儿。
一旦接受了古人这种设定,是不是还挺有趣的?
我们试着用山海经体来描述一个现代动物,你猜猜是啥——有兽焉,状如兔而虎文,人面,目能生光,其音如婴儿。
没错!是不是很像你家猫主子呢?
所以说,《山海经》是本奇书,也是个宝库。也许它没那么靠谱,但仍然是非常值得挖掘和解读的。
结合古代文献的考据和现代考古学成就,《山海经》中的一些内容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解释。
虽然山海经的真实性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否认的是,《山海经》确实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
而且《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也十分受专家学者的欢迎,是中学课本的常客,在现行的中学语文地理必学的《水经注》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中的内容。
唐朝的魏征在读过山海经之后,也被它征服了,并把这本书编写进了史册。
不过想要看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怕看不懂里面的文言文,想象不出来里面的千奇百怪的异兽模样,也无法在脑袋里面描绘出书中记载的地理方位记载。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相比于全是古文的书籍,试试全注全译+图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经》吧。
它不但添加白话文注释,读起来毫无障碍,翻译的语言还非常流畅。书中的插图更是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它的神奇。
一些想象不出来的怪诞动物,用一张张精美的绘图传神的呈现出来,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长什么样。
包括书中记载的一些地理方位以及地图,它也给我们画了出来。
一本只需要49块钱,就是两盒烟钱,一顿饭钱,却可以让你的无聊时刻变得有趣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下方商品就可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