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国人也越来越自信,但是某些方面过于自信会不会变成一种自负?现在中国崛起了,你就讲中国文化自信,会不会有点自负的感觉?现阶段的中国人应不应该讲中国文化自信?对于这类问题,你咋看?
文化它毕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对错,或者是优劣的问题。比如说咱们看西方的影视剧,你会发现西方的破偶儿媳之间,还有女婿和丈母娘之间,他们的称呼都是直呼其名的;但是这在中国的文化里,可能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非打起来不可”;可能极少数家庭会接受,因为他比较开朗,但大部分应该都不会;然后这个时候可能有一些人,比较善于自省的,或者说不自信的,就会觉得是不是“西方就是人人平等”,到了我们中国,有尊卑就不合适了,但其实很多时候,不一定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在分析这种问题的时候,多一点客观认识差异,就不要一碰到差异,就觉得肯定是我们不对,肯定是我们不如人家,其实确实不一定。——新华社编辑骆珺
其实这里面恰恰是“尊敬”这个元素,尤其尊敬我们的祖先,尊敬我们的父母父辈,这是一个深深地刻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一个文化基因。网络上也一直有一种声音,他们就说我们提倡文化自信,也宣传了这么多年了,“你看中国现在好像厉害了,经济也起来了,国家实力也起来了,你才敢说又开始提文化自信了”。但其实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文化,它的文化的最自信的时期,文化最发展的时期,恰恰是它的经济、国力、实力最丰厚的时期。——春秋研究院研究员马泽晨
文化它是所有的自信里面,最基础的、最深厚的、最根本的一个部分。就好像我们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在文化上把自己的思路给梳理清楚的话,那么这种继续的深入改革,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因为你讲不清楚,我们中国走过来的道路,所取得的成功,它是有源泉的,这源泉就是文化。我们说文化自信,这里面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自”,很多时候我们用的标准,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标准,我们用的是其他人的一些眼光,可能是西方的,或者其他的地方。你用其他的标准来看我自己,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老有很多问号会产生,有很多不明白。但现在我们说的这个自信,我们要讨论的这个问题,是从我们自己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用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这个视角是非常非常大的,因为中国的视角的特点,它就是很宽泛,就是很包容。所以,这个是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终于回归到我们自己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了。——何婕
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而文明型国家是一种“百国之和”的国家,也就是历史上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的,来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国家。那么它的文化自然也是“百国之和”的丰富多彩,而且这种“精彩”,不仅是时间上,也就是说数千年的,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而且是空间上的,它发生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不妨从餐饮文化切入,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国际比较。
那么西餐中,比较公认的最好的菜,是法国菜。但法国菜主要是法兰西一个民族的菜肴。而“百国之和”的中国仅是最富盛名的就有八大菜系,其中任何一个菜系拿出来的话,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都超过法国菜系,再加上这些菜系的各种分支,再加上许多其他的菜系。这一切都是中国漫长历史上“百国之和”的产物,只能用“精彩万分”来形容。其实餐饮文化,只是中国文化丰富性的一个缩影,其他文化领域也类似,从文学到诗歌,从美术到戏曲,从音乐到建筑,从家居到民俗,物质遗产也好,非物质遗产也罢,等等。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举世罕见。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体会到文明型国家崛起的这种无穷魅力。可以说,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力,中国大地到处都是灿烂的文化风景线。那么中国文化的精彩,还在于其海纳百川,融多样为一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延绵不断地文化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中国崇尚“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包括儒释道的互补,这是一种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包容。“大道并行不悖”的传统,这与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无休止的宗教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中国光是方言,就有成千上万种,还有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在一个文明型国家内部,这种差异是无比的精彩。大家欣赏这种差异,热爱这种差异,这些差异都可以在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中国文化的精彩,还表现为开放和时尚。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国门打开,各种西方和异域的文化元素,纷至沓来,与中国文化碰撞后,这种碰撞使中国文化更加精彩万分,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甚至是非常时尚的。比方说互联网来自西方,但在网络世界里,侠客传奇、三国、西游、水浒、封神、山海经等等,都可以大显神通,与外界大规模文化互动,激活了许多中国文化的这种意象和资源,激活了中国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从视频作品到影视大片,从《流浪地球》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手机表情包到动漫、到VR等等,都是这样。
无疑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那么人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世界其他文明古国,几乎是中断的,唯有中国延续至今。现在看来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文化。那么其他文明古国往往依赖军事征服,一旦这种军事征服的强力控制减弱之后,各地方就走向独立。相比之下,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一直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的文化核心”。有学者这样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长江文化为主体,联合周边区域文化一种格局,核心与周边互相吸收,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延续至今。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既有百花齐放的“多元”,也有互相交融的“一体”,可以说“多元一体”是中国文化延绵不断的真正秘诀。
中国的崛起,从文化角度看,正是中华民族勤劳、向上、坚毅等文化特质,铸就了中国崛起的辉煌。中国人勤劳,走遍全世界,中国人就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李耳)就讲“天道酬勤”,中国人与勤劳有关的词汇,几乎都是褒义的,如勤奋、勤快、勤勉、勤俭、勤恳等等。中国今天的成功,就是一代接一代中国人共同拼打出来的。中国人向上,中国人的古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中国人总是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总在争取更上一层楼,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托起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中国人坚毅,笃信“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遇到外部的压力越大,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就越足,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
所以,吃苦耐劳、奋发向上、坚毅不拔,这些中国人的文化特质,托起了这个伟大国家的崛起。网上曾流传过这么一段文字,写得挺好的:一个民族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我们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我们不求神仙,自己试药来治;东海淹死人,就把东海填平;太阳暴晒,就把太阳射下来。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
那么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感受到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国崛起的意义。不少人甚至主张,要向中国学习。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先生,在年就曾经撰文呼吁“西方应学习中国人的长远的眼光,希望有一天,西方能够找到一种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具有像中国这样的长远的眼光”。早在10年前,美国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时候,《时代周刊》就发文探讨,如何借鉴中国的经验,它这样说的:“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中国,在经济危机中,仍然保持活力,而‘年轻’的美国却显得年迈虚弱,经济陷入了不景气的泥潭之中”,文章还提到了今天的中国的五个方面,值得美国学习。实际上背后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明确大的发展目标,以举国之力投资基础建设;二,投资教育,注重人才战略性的培养;三,尊老养老的文化,使得中国社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四,培养一种健康的储蓄习惯;五,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文章感叹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使中国成为创造财富最快的地方。
实际上你看这上面五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举国之力实现大目标的背后,是中国文化中历来比较重视的作用;注重教育,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这个影响延续至今,中国今天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的总和;尊老爱幼,是中国孝敬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储蓄习惯既反映了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应该这样说,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储蓄习惯可能有所减弱,但总体上还是远远高于美国,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沛的资金;那么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更是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的体现,还包括了中国人“选举贤才不分高低贵贱”这种文化传统,它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制度安排总体上有利于普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中国也成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改变之命运的一个国度。
那么谈到文化自信,一定要谈一谈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血脉。马凯硕经常撰文谈印度的崛起,他认为印度现在和中国的差距还相当大,但印度最终也能追赶上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印度人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读过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回忆录,就会发现他在治国理政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往往首先写信给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候的英国同学,跟他们交流,交流思想,尼赫鲁的思维方法跟英国人相当接近。绝大多数印度精英,把西方世界的认可,特别是西方对印度所谓的认可,看成一个很高的标准,甚至最高的标准,那么这个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人认为自己应该探索适合自己民情国情的路来走,要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但最终是要超越西方。所以,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不讲英语,中国人只说中国话,而且还带着浓浓的乡音。但中国式的思维可能使中国人没有陷入西方思维的陷阱,中国人愿意学习西方的一切长处,但始终坚持不能失去自我。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在很多地方都做得不错,中国人要向新加坡学习,但同时在一些方面,中国人要做得比新加坡更好。不否认在“术”的层面,印度人英语比较好,可以方便印度人借鉴西方文明中有益的东西;但在“道”的层面,恐怕英国人的思维方法,使印度精英难以完全跳出西方的思维方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本身显示一个世界,换言之就是我们说语言,语言也在说我们……”中文和西方语言的一个重要的差别大概是这样的,就学过英文的人可能都知道,最头疼的是背单词。如果你要流畅地阅读,比方说《纽约时报》,你大约需要掌握两万个单词,没有这么多单词的话,你会读得很累。但中文不一样,中文的核心汉字就是三千来个,这些汉字可以形成无穷无尽的组合,表达无穷无尽的意思。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文字差别,可能反映了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别。中国文字的最大文化特点是“求同”,比方说,凡是与水有关的东西就加上“三点水”,如“江”、“河”、“湖”、“海”、“洋”;凡是以金属有关的东西,就加上“金”字偏旁,“金”、“银”、“铜”、“铁”、“锡”等等。对于所有不同的东西,我们都力求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那么与汉字不同,西方文字的最大特点是“求异”,对每一样东西,它往往都要创造一个专门的词汇来表述,所以西方语言对词汇的要求特别大。我们如果沿着中国“求同”的思路,来处理各种矛盾,成功的概率一般会大一些,只要在内部矛盾的范围内,无论是邻里矛盾、地区矛盾、单位矛盾、劳资矛盾、官民矛盾,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求同存异,解决矛盾的效果,一般比较好,因为中国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
反之,如果中国人放弃自己的传统,转而采用西方“求异”模式,效果可能会更差一些。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西方“求异”的文化中受到不少启发,用好了也可以产生好效果。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我们千万要防止“邯郸学步”,人家东西还没学会,自己的好传统已经丢掉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文字的问题上,中国曾经有过曲折的经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当时确实被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物质力量所震撼了,这导致很多中国人失去了文化自信,甚至产生了中国需要全盘西化的呼声。当然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要求废除汉字,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国人已经看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其实是现代化事业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自信地坚持中华文明本位,同时也汲取他人之长,与时俱进,最终实现符合中国民情国情的现代化,一种中国人真正喜欢的现代化。
那么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变,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反映,是一种民族认同的一种重要的利器。保持了汉语,就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根。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汉语实际上是一直与时俱进,它汲取了其他文字的某些长处,从文体修辞到语法词汇,汉语都吸收了大量外国元素,白话文、汉语拼音等,这方面的创新,大大方便了汉语的学习和推广。掌握简体字与阅读繁体字也没有太大的矛盾,虽然不一定能写,但阅读是很容易的。现在看来,今天的汉语一点都不落伍,反而它既十分传统,又非常时尚;它能够翻译世界上所有的人文和科学的著作,能够与现代科技完全兼容。
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它甚至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为什么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下子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当然有我们的技术方面的巨大的进步,但一定也有文化原因。比方说,为什么中国出现了“wei信革命”,一定是“wei信”契合了中国人的某种文化偏好。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的“圈子文化”,这个“圈子”是个中性词,没有贬义,也没有褒义,它是客观的描述。那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可以随时拉一个群,然后开始交流,在西方文化中这要难得多,他可能要征求每个人的“授权”,才可以拉群。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态度,要开放、要包容很多,这本身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别。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字的差别。举个例子,比较一下《联合国宪章》的六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版本,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其中的中文版本是最薄的、页数最少的。也就是说中文具有西方语言或者其他语言,难以企及的简洁明快,中国的方块字还超级的紧凑。
中文还有其他一些西方语言难以达到的这种特点,比方说它有丰富的形象,那么这些特点使中文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同样大小的手机屏幕,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西方语言的两到三倍,而且中文的拼音输入比英文输入速度还要快,中文还是一字一音,语音输入的速度,更快于西方的语言。所以中文既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同时它也能够与时俱进。甚至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在近代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少人一度失去了文化自信,喊出了废除汉字的口号。现在回头看,肯定是过头了,一旦我们与时俱进,中文似乎完全可以适应现代化,特别是适应互联网的使用,所以我们成了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革命的国家。那么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反观西方,如果这个移动互联网,的确代表一个时代的话,西方语言,英文也好,发文也好,德文也罢,怎么适应这个时代呢?西方是不是也要提出自己的语言,要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很多网友认为,中国人似乎缺少信仰,缺少宗教情怀。中国的老百姓不一定信教,但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蕴藏在中国的文字中。一个中国人只要学会了中文,能够听说读写,能够使用一两百个成语,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了,他就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如与人为善、自食其力、勤俭持家、好学不倦、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等等。当你走遍世界的时候,你就知道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基本的信念是多么的珍贵。这不仅是中国能以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速度和规模崛起,而且使中国社会保持了比西方社会更多的温馨和更强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那么一些基本信念,结果发展毫无起色,甚至一个接一个,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把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更多地激发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为我们的道路自信,打下了最深厚、最扎实的基础;在生活层面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最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在西方你看到一座山,它就是一座山。在中国你看到一座山,它里面全是文化,全是意境,全是先人留下的足迹和感悟。什么叫“精彩”,这就是精彩!
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恐怕是一股最为深刻,同时也最为久远的力量。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种种,其实都是文化带给我们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在文化的汪洋大海当中,所以当我们在总结中国过去走过的道路,我们在说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模式,我们成功之处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思考,文化到底怎样造就了今天的我们,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文化产生于中国的“百国之和”,其实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发展的条件,首先你要有多样性,有一个“百”字,但是同时你要又有一个统一性,要有一个“和”字。文化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娇贵的一种花朵,要很严苛的条件,才能生长起来的。比如说中国的菜系,中国的菜系怎么产生的,我们今天吃到的很多东西,在明朝之前是吃不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第一我们足够大,我们足够文化和物种多元,我们中国和世界的这种交通足够的频繁,所以才能酝酿出这样一个饮食的文化。那么说起饮食,我们也要承认,比如西方饮食文化里面,有一个是很厉害的甜点,比如像松饼,像提拉米苏。西方的甜点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西方在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过程里边,建立了一个跨越全球的大帝国,所以才开始产生了白糖,这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成规模种植,然后传播的这样一种产品,才能够产生出这种辉煌的饮食文化。实际上,今天西方的甜点文化,还是登峰造极的。
中国《易经》有讲“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这句话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可久”,一个是“可大”。它指的是人,一个贤人,一个是君子。但是放到文化的发展里边,其实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文化要发展,它的基础首先要“可大”,其次要“可久”。就是你看中国历史,我们文化的这种自信的根底来自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长期的统一与和平、发展、繁荣。近些年网络上有一些不是很正确的一种声音,有些人说你看历史上,都是分裂动荡的时候,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好像文化只有在这样的时期,才能繁荣。那么客观地讲,这种动荡离乱,确实会产生一些悲剧意识,在诗歌、哲学、艺术上会有一些特殊的成果。说到这种观点它其实也不新鲜,最早是严复说过一句话“知欧洲分治之所以兴,则知中国一统之所以弱矣”。这句话是什么背景呢?就是西方兴起之后,我们中国遇到了一个年未有之变局,所以丧失了自己的自信,开始想别的文明是不是有比我们好的地方,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你看世界上能够像中国人一样,自我反省了年,还在自我批判的这样的民族也不多,恰恰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是放到今天,再回看历史,我们就发现它这样的归因是一个错误的归因。所以我们看阿富汗的巴米杨大佛、伊拉克的博物馆等那么辉煌的文化就这么毁掉了,非常令人痛心。其实真正回到历史里边,可能还是这种统一繁荣的状态,对文化是更有益的。今天我们看一看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玩的文化,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游戏,都是在非常繁荣的发展。今天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要让我们的文化继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维系我们这种统一和平与发展的这种大环境。第二点就是“可久”,这个“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有没有文化很大程度上看你是不是书香传家积累下来的这种东西。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可能最大的一个特征就在于这种持久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来中国访问参观故宫的时候,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讲话,特朗普总统就问“这就是你们的历史没有断?”“对,这是我们年没有断的文化”“也是我们一样的人,我们的人也没有断”……当今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多少文化,可以有这种自信呢?中国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什么东西呢?提供了一个时间尺度,比如说中国历史纪年叫以事系年,从左传开始,鲁隐公元年,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一直到公元年,我们的历史记载是一年没有断,一个完整的历史记载。那么实际上,我们给世界的文明,提供了一个时间的坐标。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中国,那么今天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历史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你根本就没有纪年的,另外还有比如像历史学、考古学界,还有天文考古学,靠天文现象和史料之间的这种互证,这种东西在中国的文化里边,有独特的意义,因为中国有很多历史记载非常准确,准确到年,所以可以做这样的工作。
北师大有一个历史学家、一个老先生叫刘家和教授,他讲过一个观点非常有意思。他说中国的文明,叫“经学”文明,“经”是什么呢,就像古人讲“经者常也”,就像一个经线,沿着这样的一个经线,每一代人在传统的继承上,去创造之自己新的文化,然后造成层层的这种层垒,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繁华的文明基础。所以归结起来,如果说讲中国文明的自信在哪,非常深层的自信就两句话:第一,孔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第二,周人讲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在我们过去的有一个阶段,因为整个国家的实力弱,客观上造成了那个时候我们对文化的不自信,但我们现在说文化自信,并不是说我们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而是说我们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可以让我们非常恰如其分地、非常客观地去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当中,非常有价值的这个部分,找到它的生命力,同时也把我们的工作继续地推下去。让“可大”、“可久”,把文化的这种非常久远的生命力,真正地挖掘出来。其实文化是有很多侧面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种种表现形式,甚至包括餐饮,它都是我们文化的一个部分。所以也就是说,当我们说文化自信的时候,恐怕每个人会有自己的体会,会有自己的角度。
在中国文化自信当中有一个要素就是,非常注重教育,就是说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浓厚的教育的文化基础。最近“德国之声”一个西方媒体,它做出了一个报道,它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在5G这样高尖端科技领域,走在了欧洲的前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有大量的精通数学的人才。意思就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基础教育的国家,是奠定了有更多人可以有精通数学的基础。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这一点的执着,也是我们文化要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
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国人也越来越自信,但是某些方面过于自信就会变成自负,如何避免自负的现象?如何区别文化的自信和自负?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的问题,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还没自信就开始担心要自负,因为我们讲究中庸,比较谦虚。你看看美国人集会的时候,都喊USA、USA,天天喊AmericanFirst美国第一,最近英国人开始喊“要让英国再伟大great”,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自己会自负。那么回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因为真正的自信往往是不会自负的。自负是一个怎样的产物呢?往往第一是自卑,同时又对这种自卑状态不满,所以会产生一种自负。举个例子,在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随着英国、美国、法国的兴起,他们管自己叫文明,其他地区都是野蛮。那么德国人就不幸了,也被划到野蛮世界里边了,德意志民族就非常痛苦,所以你看像早期从歌德,到后来的赫尔德,一直到康德这些人,他们在建构一个什么东西呢?他们觉得“OK!你是文明,你是比我强比我大,那么我认为你这个东西是物质主义,是虚浮的,是浅浮的,我们德国人代表的是文化……”
其实这里边你能看到它是就像少年维特一样,它是一种强烈的自卑,然后才会产生出文化的自负。那么中国历史上,其实我们可以看我们混得特别惨的时候,也没有真的特别自卑,我们特别发达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的自傲。比如说发达的时候,中国最强的时候,我们也是讲叫不闻往教,“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我不强行推广我们的东西,你愿意接受,你来我们欢迎。我们在触到历史低点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在自我批判的同时认为我这个文明就不行了。他肚子里的那个四书五经,还是在往上冒。所以说,印度人为什么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你说像民国的时候,那么多学者在美国留学,他们的英语不好吗?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出用英语、法语来写作的一流的作家、思想家?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太强大了!所以在那种时候,我们也没有自卑。所从这个角度来看,将来中国的文化,不管是我们繁荣到什么程度,我们是不用特别担心自负这个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一个总体的文化,它不大会走到非常的极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恐怕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指责比较多,父母批评比较多,而老外喜欢鼓励自信。所以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同样面对老师的提问,中国学生一般是他在想怎么回答,他要考虑面子,然后很犹豫;美国学生的特点就是,问题还没听清楚,他已经举手回答了,或者不举手就站起来回答了。恐怕在中国的文化中,还是多强调一点自信比较好,这样做不大会有太多的问题,因为最终会取得一种宏观的整体的平衡。对个人来讲,多数人他只要心智成熟,他不会一下子变得非常自负的,他会取得一种平衡,这个社会也是这样的。
去过成都旅游都知道,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城市”,这些是成都人的自信表现。甚至我们可以到美国纽约,我们可以说得高大上一点,“中国,一个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神奇国度”;也可以更加俗一点,“中国,一个最能够发财致富的神奇国度”。这些都是真话,你讲出去不是自信自负的问题,就实事求是。所以,讲真话,它会感染人,然后就不会再纠结这样一个文化自信自负的问题,它会自然取得平衡。
除了自卑之外,很多时候盲目地自信,其实是来源于一种无知。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要停止学习,要不停地学习吸收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思维常讲的要实事求是,只要我们不停地学习,只要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就不会盲目地自信,也不会自负。
今天我们讲中国文化,文化自信,其实不是说只有我们中国产生的文化。我们讲中国文化自信的时候,千万不要划到文化保守主义这样的方向里面去。今天的中国,我们从头到脚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全世界。我们头脑里想的问题的方式,很多是来自于西方,来自于国外。那么实际上,今天的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一个融古今中西为一体的这样一种世界文化和时代文化。对于这样一个能够代表世界的代表时代的这样一种文化,它自然是具有包容性的,它不存在这种自负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不管讲什么道路自信,还是理论自信,最终你只有在文化上确立这种自信,它才是真的靠谱,所以文化自信确实是个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讲选贤任能,它和我们过去的古代科举制度,汉朝的察举制都有关系,一脉相承,它制度的延续发展,这个跟文化血脉建立联系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是真正的自信、发自内心的自信。也许我们会被许多人嘲笑“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人”,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人不需要信教,他就可以向善,他可以拥有好的品质,可以慷慨,可以善良,为什么一定要信教,才可以拥有这些好的品质呢?其实中国文明、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宗教高度宽容,高度包容的。其实你看看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以世俗文明为平台的这样一个文明,它才能真的做到宗教之间的平等和包容。
编辑
土土土
文献
《谈谈文化自信》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新华社编辑骆珺、何婕、春秋研究院研究员马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