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揭露的人性,道德经专门跟它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我们常说历史没有偶然,是必然的,但是谁也无法证实这句话的对与错,任凭分说吧。今天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山海经》这本古籍,很多人都解读过,大多数人认为那是一本古代地理书籍,也有人认为那是民间传说。但是至今为止,没人敢下定论,也没人知道书中所描述的景象是否属实。

不管怎么解读,有一点是不可争论的,那就是《山海经》的描述对善与恶没有偏倚,他既不扬善也不惩恶,而是赤裸裸地讲述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而已。

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不服,认为《山海经》就是一本宣扬道德气质方面的书,比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故事都是很励志的故事,所以可以定义为“扬善”方面的书。

其实并不竟然,这些观点多少带有主观意识,后人受到哲学思维、道德启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一厢情愿地对这些故事加以美化。

为何这么说呢?其实在《山海经》里,作者并没有赞扬谁,只是一五一十地说故事而已,而且精卫填海故事里,主人翁也没能改变什么。包括夸父逐日也是如此,故事只是说有个叫夸父的人追太阳,最后追不到,还被渴死了。

《山海经》的其他内容也是如此,描写过程中从不带偏见,包括他描写的各种怪兽,也没有批评和赞扬的意思。相反,纵观下来,你会发现《山海经》其实是一本“写实”书稿,一本关于社会丛林法则的描述。只不过,作者并没有把人当成主角,而是虚拟了另一个世界来反应。

那里的神也好,怪兽也好,奇珍异宝也罢,充满着“不公平”的竞赛规则。比如,穿胸国的人,一出生,胸口就穿一个洞;还有羽民国附近的人,天职就是守护黄帝的安全;还有黄帝打败蚩尤和炎帝,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单纯的利益竞争而已,谁强悍谁就能做老大。

所以,《山海经》并非一本励志类书稿,而是一本哲学意义上的“人性本质”的揭露。它告诉我们,不管谁,在这个社会上都要遵循社会的丛林法则,如果谁过线了,就会受到惩罚,就像夸父或者精卫一样,即便你如何努力,如何执着,最后还是无法改变现实。

这是《山海经》表现出来的哲学影子,这种观点自然不是很积极,甚至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人类作为群体发展动物,如果都如《山海经》说的那样,每个人只能被固定式地去活在被上天安排好的框架内,那谈何突破和追求?所以,《山海经》注定不会成为哲学发展的主流思想。

可以这么说,《山海经》准确地描述了人性的根源,人是有欲望的,所以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人类如果百分百拥抱最初的人性弱点去活着,明显不会对发展有任何帮助。所以,后来的《道德经》对人性的这种弱点做了一个很巧妙的分析。

从这个意义来说,《道德经》属于方法论,它的方法是,人虽然有欲望,但是如果你压住了这种欲望,跟大自然亲近,做到天人合一,你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就是所谓的: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整套理论,其实都在阐明一点,人不要刻意追求,要遵循宇宙规律,这样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说,哲学发展到了《道德经》,他还是选择了“规范人类”的方法,而不是放任人性。当然,哲学上也不批评《山海经》丛林法则的观点,因为它所讲的,也的确如此,人的本能就是这样,它没有错。但是方法错了。

《山海经》说出了人类的根源,却没有给出解决根源的方法,后来发展出来的哲学理论,从这个意义来说,都是在解决人类最初那个“恶”所创立的。

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在讨论人应该要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唯独只有《山海经》没有说方法,只说现实,也许这就是《山海经》宝贵之处吧。

哲学发展到如今,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认识又进步了很多,我们不再如老子和孔子那样惧怕人性了,因为我们知道人性有时候也是很可爱的,只要发挥得当,我们也能很好地利用人性发展,比如“欲望”,我们就觉得充分发挥你的欲望,就能激发无限潜能。

之前,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固然有好的,我们传承,但也有不可取的,比如老子的过于随性,是不可行的,而孔子的过于条条框框,那是对人类天性的束缚。

好了,各位喜欢哲学的,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