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不经的山海经,真假难辨,从何而来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名作,里面记录了许多珍奇异兽,很多都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也让许多人将山海经认为是一部荒诞的书籍,将山海经中的内容视为神话。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文化各方面领域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着实让人对这本书感到真假难辨。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走进《山海经》这本奇书,看看这本奇书中的内容到底是凭何而来?

《山海经》当中的内容

《山海经》源于战国时期,全书二十二篇,至今仅存十八篇,藏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此书包含了古代的地理、文学、医术以及一些神话和故事等,由古至今,不乏一些能人异士穷极一生去研究《山海经》。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说过,《山海经》中的内容,自己也不敢轻易断言真假,可见这本奇书还是有真实性的,只是能读懂这本奇书的人少之又少。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

在《山海经》的《中山经》中记载了一种异果:“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虐”,这句话的意思是形状像瓜的水果,味道酸甜,吃了它可以治病,而这种水果就是我们今天的猕猴桃。猕猴桃的生存环境《山海经》也有记载:“杨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这句话中的人鱼并非指美人鱼,而是我们今天的娃娃鱼。我们都知道娃娃鱼位于我国河南省西峡县,而这里也是享有我国“猕猴桃之乡”的西峡。可见这本书中的记载并非全部空穴来风,玄乎其玄。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

《山海经》的《东山经》还记载着这样一个异兽:“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意思是这异兽长得像兔子,但却有像鸟一样的喙,眼睛如猫头鹰一般,拥有蛇一样的尾巴,看见人就会装死。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

这种异兽在我们今天也是真实存在的,名字也叫“犰狳”。这是一种濒危动物,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的热带森林处。它拥有尖嘴,尾巴像蛇一样,眼睛如猫头鹰一般大,身上覆盖鳞甲。而且胆子特别小,但凡一点风吹草动它便会蜷缩起来,正应了这一句“见人则眠”。

现实中犰狳的形象

由此可见《山海经》这本奇书还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其内含的许多文化知识在我们的今天还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虽然其中还包含着许多神话寓言故事,里面不乏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仔细回想,那些看似玄幻的部分描述,很多不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吗?例如“六足”、“八身”,蚂蚱就拥有六足,章鱼八条触须也可称为八身。所以看待这本奇书,我们不能武断,要依据真实性去看待。更重要的是能够完整的解读出来,这样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