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瓠传说是一个影响范围很广的上古传说。它是汉族,苗瑶畲族,甚至台湾高山族都有的传说,版本有许多种。我从《山海经》发现,汉朝记载的盘瓠传说可能没有说清楚盘瓠传说的所有真相。盘瓠所杀的戎吴将军,可能是他自己的父亲。本文仅作猜测,各族同胞不喜勿喷。我仅以三公主娘家的后人身份来猜测一下姑爷爷的身世。
我们先来看汉朝记载的传说。传说远古高辛帝时,“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因戎吴将军作乱,高辛答应谁能斩下吴将军之首级,就能封邑赏金,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咬下吴将军首级而归。后“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死后,“其后滋蔓,号曰蛮夷(这里指汉朝五溪蛮)”,大家都尊奉他们共同的祖先。这个故事在我国南方广为流传,据说那时人民都非常虔诚地祭祠盘王。从这里看单纯是一个美女与野兽的英雄神话。往上追溯到《山海经》,就能见到盘瓠神话的端倪,《山海经·大荒北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牫牡,是为犬戎。”
戎吴将军和融吾将军同音,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人。有人把戎吴拆解为戎人吴将军,那么我们可以想一下,戎人为何叫戎人?恐怕就是纪念融吾。为什么不纪念融吾的儿子弄明叫明人?偏要纪念融吾?我们可以接着推,因为弄明就是盘瓠。弄明生的一对白犬,自相婚姻,这个情节与盘瓠的十二个儿女互相结婚是一个剧情。因为弄明杀死了融吾,引发融吾部族其他人不满,所以以戎人自称。盘瓠,也没有统领这些戎人,按照苗族的说法,盘瓠带着三公主去了南山,是湖南。按照勉瑶和畲族的说法,盘瓠去的是会稽山。台湾高山族说去了台湾。
汉族书籍又怎么说的呢。《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郭璞注:“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这么看来,似乎是先去会稽山然后分开。也可能是去会稽山之前就分开了。但应该确实有部分人去过会稽山。盘瓠在浙江会稽山建立犬封国,他的同族继续留于西北,成为犬戎。会稽山在吴越之地,地名勾吴,也许来自犬封国的狗姓和融吾的吾。书籍记载黄帝后人十四子得姓,其中一姓为苟,有的写成荀。可能就是犬封国的姓。这么结合看来,当年的历史真相是,盘瓠(弄明)是融吾的儿子,他也是帝喾的臣子。他们是养狗的部落,弄明是一直在帝喾身边当官。
远古的规矩,一个部落按擅长为联盟做一件工作,一个首领在联盟首都当大臣,另一个首领在部落所在地。弄明长期在帝喾身边,而融吾对帝喾有不臣之心,想觊觎他的共主之位。帝喾派融吾的儿子弄明去对付他的父亲融吾。弄明杀了融吾,娶了他的堂亲三公主。帝喾也是黄帝后人,这其实涉及到黄帝家族内部权力之争。
山海经搞了一个春秋笔法把它隐去了,民间传说也搞了一个选择性叙述把它隐去了。这样盘瓠就成了一个单纯的英雄狗的形象。《山海经》的作者传说主要是大禹和伯益,《山海经》也提到了会稽山,大禹还在会稽山会盟。大禹在帝喾之后的三代人,盘瓠算是他的爷爷辈的人物。也许在《山海经》叙述的时候,他与盘瓠后人有所商议,才一致隐瞒了他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