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记载的独眼人,曾以为是神

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天书”,被尊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一本是《易经》,另外一本则是《山海经》。很多人把《山海经》当做“古今语怪之祖,先秦四大奇书之首”。

与其它经典学术典籍不同,《山海经》自发现之日起,就因为其记载的内容十分荒诞而一直饱受争议。

这本经典著作只有区区几万字,比《西游记》还要少,但里面记载的内容却十分值得深入研究。

后世也有许多的学者提出,《山海经》的里面内容非常奇怪,很多人们原以为只是巧合的神话记载,如今有了新的发现,山海经中那些像是虚构的记载,很可能是真实的历史。

山海经中记载的“独眼人”,竟与古希腊的记载相一致

“独眼人”,就是长着一只眼睛的人。《山海经》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独眼人,书中称他们为“一目”。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海内北经》中记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一目”。《大荒北经》也记载了一目人:“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

而如今许多学者也意外发现,在古希腊的一些古籍记载中,也有“一目”的痕迹。

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曾在其著作中提到:

东方有个“独目族”,并且这个部族扩张性很强,从东方开始,将活动范围拓展到了地中海西岸。

古希腊人称他们为“独目人“,大概在到年前曾经成为了欧亚草原的霸主。

于是后代学者对《山海经》和希腊古籍共同考证,确认这两种人的活动领域大概一致,都位于泰山一代。

不但如此,考古人员在考古工作中还发现,从北亚到宁夏乃至欧亚大陆之间,可以找到很多“一目国”的遗址。

例如,有人在北亚发现了许多石刻,这些石刻都是长着一只眼睛的人。

最典型的一处遗迹,是位于我国宁夏的贺兰山上,考古专家在那里也发现了大量“一目国”的岩画。

更令人惊讶的是,岩画上的人物,竟然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极为相似。

《山海经》中记载,一目人最喜欢吃麦子,而岩画上一目国的人,手中便抓着麦子。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一目人”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发现,《山海经》里有许多的类似的例子,都非常值得推敲。

比如,在《东山经》里记载了一种兔身鸟嘴的野兽,最后也被证实了,这是生活在美洲的犰狳。

《海内东经》对蓬莱山、琅琊台、会嵇山的位置描述也和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位置一模一样。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特默茨女士还曾亲身实地勘察,从而验证《山海经》中的记载是否真实存在。

不可思议的是,她按照书中记载的距离和方向,在北美大陆上实地查找,竟然真的找到了书中的路线图。

《山海经东山经》中详细地描述了美洲中西部的四条山脉,分别是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和海岸山脉,基本都与现实吻合。

不仅如此,就连记载的河流、植物和动物也都基本一致。

结合古代文献的考据和现代考古学成就,《山海经》中的一些内容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解释。

虽然山海经的真实性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否认的是,《山海经》确实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

因此,是时候抛弃对它的刻板印象了!

《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也十分受专家学者的欢迎,是中学课本的常客,在现行的中学语文地理必学的《水经注》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中的内容。

《山海经》全书共三万一千字,分为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海内经各四卷,大荒经四卷,另有海内经一卷。

记述了有关远古时期的天文、地理、神话、巫术、宗教、物产、民俗、医药、异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想象力非凡的百科全书。

唐朝的魏征在读过山海经之后,也被它征服了,并把这本书编写进了史册。

不过想要看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怕看不懂里面的文言文,想象不出来里面的千奇百怪的异兽模样,也无法在脑袋里面描绘出书中记载的地理方位记载。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相比于全是古文的书籍,试试全注全译+图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经》吧。

它不但添加白话文注释,读起来毫无障碍,翻译的语言还非常流畅。书中的插图更是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它的神奇。

一些想象不出来的怪诞动物,用一张张精美的绘图传神的呈现出来,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长什么样。

包括书中记载的一些地理方位以及地图,它也给我们画了出来。

一本仅需要,只需要49块钱,就是两盒烟钱,一顿饭钱,却可以让你的无聊时刻变得有趣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下方商品就可以购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