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被小学课本骗了,夸父逐日没追太阳,追

夸父逐日的故事,相信大家以前都听过,小学课本里的也有这则故事。其实这则故事最早出自于山海经之中,原文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为了追到太阳而最终渴死,这个故事既可以比喻人有远大的志向,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不自量力。大家知道吗?在课本中的夸父逐日,是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的比较简单,就那么几句话。但是这个故事还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这里记载的夸父就比较全面了。记载夸父是后土娘娘的孙子,后土娘娘就是华夏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她是水神共工的女儿,所以夸父是神的后代。

《山海经》里记载,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在这一篇记载中,夸父可不是追太阳追死的。我们来看看原文: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这个记载中,夸父追的不是太阳,而是日景。景字在古代也等同于影子的意思,并且他也不是渴死、累死的,而是被应龙所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版本中,也记载了夸父追的不是太阳,而是日影。

《列子·汤问》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当然,《列子·汤问》的陈述要比《山海经》晚了很多,所以我们就不提它了。在我们所知《海外北经》中的逐日,这个日应该与《大荒北经》以及《列子·汤问》中都是日景或者说日影的东西,而不是太阳。为什么不可能是太阳,因为太阳永远都是挂于天上,夸父从一出生就能看到太阳,怎么以前不去追呢?难道是某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地想:我去追个太阳呗?古人虽然有着很深的太阳崇拜,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古人想得那么傻吧?

其次,《山海经》的两篇关于夸父的记载都提到,夸父是往北走,太阳东升西落根本不会落到北边去。如果夸父追的是太阳,他应该由东向西而行,去北面干什么呢?最后一点,虽然太阳东升西落,但那时候人类其实不知道地球在运转,以为太阳在运动,太阳每分每秒的位置变化几乎是肉眼看不出的,所以不存在夸父去追逐它。

如果我们纯粹把这个故事作为神话来看,那怎么说都行,但是我们以前的节目也说过《山海经》可不是一本神话书。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开一开脑洞,如果夸父的记载是一篇记录而非神话,那么夸父追的东西如果不是太阳,那到底是谁?

首先,它一定是和太阳一样,是一个在空中发光发热的东西,不然也不会记载为日影。其次,这个东西一定是忽然出现的,夸父的部落一定是在某一天忽然发现天上有一个像太阳般耀眼的东西,感到很害怕。那么夸父作为部落的首领,自然要去调查清楚。再者而言,它一定是快速运动的,并且很有可能是在坠落。因为如果它和太阳一样,仅仅是挂在天空之中,古人又不傻,这怎么追?

所以由此看来,这个东西像太阳一样高速运动,并且下坠状态又忽然出现,那么这个东西是陨石的概率就很大。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记载中的这两个字:入日。说明夸父追到了,而他也是因此而死的,并且我们的祖先其实早已经有了记录陨石的习惯。最早关于陨石的记载在三千九百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而上古时期人们肯定不知道陨石是什么,所以才有了夸父逐日这么一个故事的出现。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