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这是康熙皇帝对英雄之鹰“海东青”的至高评价。海东青属鹰科鸟类,学名矛隼,汉语称呼“海东青”。在中国,它由古以来生活在吉林东部(吉林敦化以东及黑龙江东北部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带,另外,辽宁瓦房店一带也有相关记载。我国历史上,满族人的先祖肃慎族人语称其“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也可能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巨大鸟类,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很有可能是肃慎地(古东北)大荒之中的九凤。后世海东青形象渐小,是海东青世俗化的结果。传说中十万只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肃慎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肃慎精神。海东青出自肃慎地(古东北),其颜色不一,以纯白色、天蓝色、纯黑色为上品。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鹞子叼小鸡"活动。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歌谣:"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一词含义为东方之鹰,而这个东方之鹰就是海东青。也正因为如此,海东青不仅是女真人的图腾,也是他们猎取食物的好帮手。传说,在女真人祖先居住的境内(今俄罗斯远东地区以东的大海里),出产一种珍贵的珍珠,珠蚌每年10月大熟,但是此时海边坚冰数尺,人无法凿冰取珠。当地有一种天鹅,专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珠藏于嗉内。海东青素来喜欢捕捉大雁,有以大雁脑浆为食的习性。于是,女真人的祖先便训练海东青捕捉这种天鹅。《鹰城与海东青》的故事,写的是女真首领阿骨打率兵攻打大辽国,借助海东青助战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获胜。在满族萨满教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是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雕神为最凶猛的宇宙大神。传说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还与海东青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正在完颜阿骨打的母亲怀胎十月后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兵杀来。完颜阿骨打的父亲贺里波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他们退至乌拉山下,贺里波肩头受伤,他的妻子在杂草上生下了一个胖小子。正在此时,漫山遍野的辽兵攻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刚出生的男婴飞来飞去,还不停地叫着:“阿骨——打!阿骨——打!”大白雕的叫声惊动了乌拉山的山神阿古,听到大白雕喊“阿骨——打”,以为是让他打辽兵,便大吼起来。吼声过后,大大小小的山头都听到了阿古的呼唤,纷纷打开山门,让山水冲下来。迅猛的山洪把辽兵冲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后来,贺里波为了感大白雕和山神阿古的救命之恩,便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阿骨打,从此以后敬白雕为神。传说中这种玉爪玉嘴的白雕正好符合海东青的形象。海东青代表的“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正是东北人顽强奋斗精神的写照。也是如今的东北人不能忘怀的根本。东北人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二人转、直播喊麦。不能靠插科打诨来博人眼球。希望东北年轻一代能像海东青一样拼搏进取,传播正能量,树立正面的东北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