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山海经上古之水神共工,为何历史对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大家好我是小雪,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让人扑簌迷离的上古人皇。依据史料记载,人皇的人选有:神农、黄帝、祝融,唯独《资治通鉴》却将“水神共工”列入三皇,这是怎么回事?共工到底是何许人也?

《山海经》透露了“共工”水神的身份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原来,共工是祝融的儿子,其祖上是炎帝。不过这里要打个问号。

我们都知道“祝融主火”,而历史文献中普遍认为“共工主水”,在阴阳五行中“水克火”,无巧不成书,在《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了共工与火神祝融相斗,也就是父子相残。

最早关于“共工的职业”,出自于约公元前年的《国语》:

《国语·周语》记载:“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意思是讲,共工堵塞百川,削平高山,填平低洼的地方,用来危害天下。

这最后一句“以害天下”,并不是说“共工”有害天下的主观意识,他的本意是削平高低来堵塞低洼之处,以达到治理洪水的目的,只不过这样方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以害天下”说的是结果,而不是为人。

以“淹堵之法”治水,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大禹的父亲“鲧”在尧帝时期使用的就是这个法子,难道“鲧”照搬了“共工”的治水之法?看来是前车之鉴的道理没有悟到家。

再过年后,也就是公元前年,在《左传》中首次提到了“共工以水记事”,再次明确他水神的身份:

春秋·《左传》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意思是讲,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

这样的记载,进一步表明了共工的身份,而“为水师而水名”这一句话,足以说明共工在治水领域中的崇高地位,如果再加上“共工与女娲同处一个时代”这一条,恐怕共工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位水神,将他列入人皇也不为过。

在历史文献中,“共工”这个人的争议非常大,主要是在文献中有“共工”与“共工氏”两种说法,但他们两是有区别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跟着小雪接着往下看。

共工与共工氏是怎么回事?

首先,从上古时期“共工怒触不周山”与“女娲补天”开始,共工指的是治水英雄,是水神。

时间来到帝尧时期,《书.尧典》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共工氏是治水世家,共工是共工氏部落的祖先。共工氏的传承,生命在不停的延续,而前人与后辈的秉性却大相径庭,可惜在史料记载中没有明确的文字加以说明,却是囫囵吞枣地把他们揉在了一起,一个是水神,另一个是自暴自弃的水神后代,所以水神共工才有邪恶的一面。

水神共工的模样,透露着高贵的身份

远古·《归藏》残篇记载:“共工的长相比较奇怪:人面,蛇身,朱发。”。

共工长着人面蛇身,而“人面蛇神”的代表人物是“伏羲和女娲”,他们三儿都长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共工有“红发”,有学者认为“红”象征着生命力,中国人崇拜红色也许就是从这开始的。

无巧不成书,传说中“共工怒撞不周山”,而后才有“女娲补天”,这说明共工与女娲是同一时代的人,再加上都是“人面蛇身”,足以说明共工的社会地位之高。

简单说明一下《归藏》的来历:

西周·〈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意思是讲,与《归藏》同时奉为经典的还有《连山》和《周易》,它们统称为《三易》,传说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式。它们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

与世纷争的是共工氏部落,而并非共工

1.共工与父之争:

传说,共工掌管的是海洋和江湖,而祝融则掌管着火焰和雷电。两神之间素来不和,因为他们的权力相互制衡,水火不容。最终,共工和祝融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了惊天动地的战争。

在战斗中,共工率领着他的水族军队,向祝融和他的火族军队发起猛攻。两神之间的战斗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能量爆炸,摧毁了周围的一切。最终,祝融凭借着他的火焰力量赢得了战争,共工则因为失败而愤怒地触碰了不周山。

共工与祝融之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同时也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场战争反映了古代中国神话传说的观念:水火不相容,战争会带来灾难。

笔者认为,这里的共工应该指的是共工氏部落首领。

2.共工与颛顼之争: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传说,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天下共主而展开的一场大战。

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他兴起于西北地区,征服了多个部族,成为一方霸主。

颛顼则是黄帝的孙子,他统治着中原地区,拥有强大的军队和众多的支持者。两方势力争霸,最终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共工采用了水攻之计,引发了洪水泛滥,给颛顼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然而,颛顼并没有被共工的优势所吓倒,他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抵御了共工的攻击,并在最终的决战中击败了共工。颛顼成为了天下的共主,他的威望和智慧赢得了广泛赞誉,他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五帝之一。

这场战争反映了古代部族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也展示了古代华夏先祖们的英勇和智慧。即便是在古代,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创造治理国家、维护和平的方法和手段。

总结:

共工是远古的水神,共工氏部落是中国古代部落名。共工氏部落隶属于尧帝时期,由于不服从管理,为非作歹与尧帝和舜帝作对,因此获罪被发配到幽州(北京)。

水神共工的一世英名,尽毁在穷凶极恶的后世子孙共工氏手上。纵观上古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创造八卦的伏羲,这是天上的事,所以伏羲当属天皇;负责农事的神农,这是地上的事,所以神农当属地皇;负责治水的共工,这是苍生安危的事,所以共工当属人皇,而且这三位神人都是各自领域的第一人。

综上,笔者认为“伏羲、神农、共工”适当之无愧的三皇。最重要的是共工氏部落与轩辕氏部落一样,生命得到了延续且源远流长,直到黄帝之后尧帝时期才“败落”,但改变不了根红苗正的血缘。

00: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