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女娲、后羿、蚩尤、伏羲、刑天、黄帝、炎帝、祝融、共工、嫘祖等。这些人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神化。
但是,你知道这些传说中人物出自哪里吗?
出自《山海经》!
《山海经》(《ClassicofMountainsandRivers》),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最为权威的说法是大禹所著。据《吴越春秋》记载:“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字。
其中,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山海经》异兽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山海经》异兽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由此可看出《山海经》的地位。
山海经异兽其实,《山海经》的影响远不止对史家的影响。
当今社会,《山海经》的影响力仍然辐射到文学创作领域,生命探究领域,地理地质领域,医疗医药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等。即使在《西游记》《封神榜》等名著里多多少少都有《山海经》的影子。
《山海经》的影响力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佩服:果然是上古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