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依然循着大禹和伯益的脚印,继续《山海经》的山经之旅。昨天在杻阳山,我们有幸见到了旋龟和瑞兽鹿蜀,兴奋得彻夜难眠。今天一大早,我们就收拾好行装,精神抖擞地朝着下一个目标——柢山,出发了。我们从杻阳山营地往东行进了三百里,来到了柢山下。“又东三百里柢山。”——《山海经》站在山脚下,我们一行人仰着头直发愣,因为柢山的山貌与我们昨天游历的杻阳山真是千差万别。杻阳山郁郁葱葱,富饶美丽。而眼前的柢山寸草不见,满眼荒芜贫瘠,仿佛是一个纯粹的不毛之地。由于柢山无草木,参照物太少,十人进山九人迷,因此,今天有一名当地人为我们做向导。进山以后,所经之处无一例外地不见半点草木。“这样的不毛之地,肯定是个干旱无水的地方吧。”一个队员说。哪知向导连连摆手:“有水,这柢山上水还不少呢。”向导指指前方,带着我们继续往前走,果然发现了多处水洼、水塘和涓涓流水。“多水,无草木。”——《山海经》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有水的地方必有植被,而且生长旺盛。其实有许多无水的地方也有植物在顽强生长。比如,新疆戈壁滩上的胡杨、红柳、芨芨草等。可是这里明明有比较丰富的水,却为什么寸草不生呢?“难道是这水有问题吗?”一个队员冒出一句。“嗯,也只能从这方面寻找原因了。”我们用空矿泉水瓶装了满满一瓶水,打算带回去化验。“这里没有植物,难道连动物也没有吗?”“有的,有鱼,我这就带你们去看。”什么?有鱼!惊讶之际,我们的眼前浮现出鱼儿在水中游动嬉戏的情景。我们立刻探头探脑地往水塘里张望寻找。向导却说:“我们这里的鱼不生活在水里,它们生活在山坡上。”啊?我们一个个惊得直扶眼镜。顾不上多问,我们只管跟在向导的身后一溜小跑。“就在那儿,半山坡上,看到没?那就是柢山鱼,我们当地人叫它鯥。”我们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几条“鱼”,只是那“鱼”的形状有点像牛,尾巴长长的像蛇一样,还有一双翅膀长在肋骨下。我们左看右看,仔细端详,谁也没看出它哪里像鱼。正在暗自纳闷时,向导说:“这鯥鱼冬眠夏醒,醒来时偶尔会叫几声,叫声就像我们犁地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鯥鱼的肉还可以治病,若是有人患了痈疖脓肿之类的疾病,吃点鯥鱼的肉就会痊愈了。”山海经全译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49.8购买“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彩色图解山海经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5.5购买//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山海经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