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著作寻找上古神话,山海经是否为第一部有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
第一章寻古神话第一节古代著作

从古代著作中寻找上古神话。历史著作中对上古神话构成影响大的有山海经、史记、淮南子、尚书和神异经等。

山海经是否为第一部有关上古神话的书籍?

是否写了上古神话的主体内容,有哪些核心脉络?

我们为什么都自称为炎黄的子孙,伏羲、女娲等哪里去了?

上古神话,是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历史

中国神话体系由上古神话、道佛儒的宗教神话、文学神话和民间神话等构成,庞大而复杂,包括了许多经典著作和传说,又有各个区域的神话传说。

在秦王朝统一华夏以前,中华大地上散布着交叉纵横的各部落,各自有神话传说,各自有区域的最高神祇或神话体系,又显得纷乱。

于是混乱下,各区域神话的主神祇间难以融合和统一,比如天神众多,是具体的表现了。太昊说他是东夷的,伏羲说他是中原的,于是后世说伏羲与太昊是同一个人。那么西戎、北狄和南蛮的主神呢?

上古神话的部分,仅指西周以前没有文字记载的内容,所涉及的书目较古代神话少一些。《山海经》《尚书》《淮南子》和《史记》等记载的上古传说较早,影响力大,是主要的著作。《神异经》《诗经》《楚辞》《左传》《国语》《庄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三五历记》《帝王世纪》等都对上古神话有描写,共同构成了基本的脉络。

天庭体系由道教神话和儒教神话紧密结合构成,采用儒家治世的体系。现在一般都接受的是,姜子牙封神之后,天庭体系才确立,其内容属于上古神话向古代神话转变的过渡。之后,玉皇大帝是天庭的皇帝,四御是辅臣,五老是各部首领,各有传承。这个体系,显然是儒教或儒学治理人间的基本框架,但不是上古神话的内容。

后世天庭的神祇多数为儒教神祇,采用道教传说生化而来,据说是姜子牙上古封神的结果。在此之前,天界还有其他天帝,如帝俊、东皇等,是上古神话体系的内容。上古神话体系可能至西周灭商为截止,后面为古代神话。

神话中,玄奘西游取经后,儒教势力融入天庭系统为标志,逐渐形成“三教合一”的趋势。但至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三教合一之后的神话体系。道家的神祇和儒家的神祇是如何融合的?天界是否仍然以儒道架构下的玉帝为尊,称佛称圣的释家是否势力足够庞大,足以与儒道的天庭架构相匹敌?儒圣和道圣在天庭中的地位如何?后世武圣、文圣两庙的先祖们地位如何?优秀的兄弟姐妹们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神话小说作品出来。

小说神话毕竟缺乏公认的文化背景,能流传一时,只是过眼云烟。

五部古籍,对上古神话的起源和发展影响较大山海经

《山海经》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具体作者不明。记载了洪荒宇宙及部分三皇五帝成员,包含山海疆域、自然崇拜、异兽神祇,也包含了巫、妖、鬼、魔、僵尸等形象的记载,但缺乏时间的跨度描写,感觉更像是一副静态的山海图志。大量关于上古代神话传说和怪异生灵的记载,对后世神话演绎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神话故事记载的源头。

如果你只把山海经当成志怪小说,那么其作者该不高兴了,里面包含了很多上古的文化信息,比如图腾文化。它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奇幻程度和史诗意味非常好。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图腾)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各(图腾)国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几位上古帝王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内容。中华九州的四方被东南西北海所包围,大概是四海八荒的由来。

《山海经》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

异兽观山海

山海经没有描写详细三皇五帝的具体故事,没有情节的演绎。有关于三皇五帝的人物记载没有形成“三皇五帝”的上古神话脉络体系。后世神话对三皇五帝的发展多有变化,山海经并未形成上古神话体系的大部分内容。

整个上古神话的三皇五帝的脉络是逐渐发展的,以山海经为起点,在漫长的千百年里面发展,成为我国古代的文化记忆,当然内容不是真实的史诗。

山海经记载了常见的人物有夸父、女娲、后羿、蚩尤、伏羲(创造八卦)、刑天、黄帝、炎帝、祝融(火神)、共工(水神)、嫘(léi)祖(制衣养蚕)等。帝俊、黄帝、炎帝是三大家族神系,有说法太皞(太昊)家族也是源自山海经的第四大家族神系,由东到西,中原到蛮夷,海外到大荒。

后世神话衍化,帝俊家族衰落,太昊家族被伏羲女娲家族神话吸纳融合,黄帝和炎帝作为两位伟大的帝王获得“永流传”。

这里发生了长期的激烈的斗争,上古世间的表现在神话中是神祇家族世系对于世间信仰力(信仰和供奉是神祇神力的来源)、玉石矿源(玉石灵宝提供灵力)的争夺。守护住信仰和玉石就守护了家族的基石。具体的斗争内容展开不在本文呈现。

神异经

《神异经》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臣子东方朔所写,仿照《山海经》写了《荒经》一部,补充了关于东王公、穷奇、昆仑天柱、扶桑山玉鸡等内容,也构成了上古神话的内容。神异经内容虽出自于西汉时期,可能已经受到了佛、道两家的影响。放在这里并不代表它的地位超群,而是让读者了解它与山海经的关系。它们写法形同,但不是一部。

东王公

东王公最早记载于汉朝,可能就是神异经,直到宋朝才逐渐为道教全真派的始祖。西王母要早得多,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有两次记载,一次为“豹尾虎齿”的神兽,一次为半人半兽“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的神祇。与其他神祇一样,西王母神祇的形象经历了从多种兽形拼合到半人半兽神祇的演变过程,后面才呈现为人格化的神祇形象。

神异经塑造东王公是一位“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的模样,也是半人半兽,实际上与西王母一样,是半神半兽。神异经创造东王公与西王母形成阴阳互济的思维,补充了东王公与西王母的神话体系。

“半兽人”才是上古神祇的最早形态之一。

神异经中还有很多神奇的故事,比如兔子说谎话,是为讹兽。外形像兔子,长者人的脸庞,不凶也不狠,会说人话。它说的人话都是假话,如果你都反着来听就正好对头。它的肉也是假的,难吃的要命,更没有价值。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些个“朋友”,嘎嘎……

可见,这些上古神话的内容要么暗喻某些人和事、某些道理,要么写自然界中的奇怪的现象,要么虚构一些唬人的故事,实现某种目的。

神异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无误。从其作者是那么有趣的方士可见一斑。东方朔其人是谁?

当年汉武帝迷信求仙问道,道教可尚未形成组织,要等到东汉末年时期了。汉武帝广招方士,求得长生不老药,这个时候东方朔自荐获得了机会。

东方朔这个人确实性格诙谐幽默,言语滑稽多智,是难得的辨士。

汉武帝问道,“你是什么人儿?”

他身穿那道士袍,大步走到武帝跟前,“我乃师承东华帝君(东王公的天神之位),受授算法、卜筮之术。帝君让我前来辅佐明君。”

东华帝君就是他书籍里面写的东王公,真狡猾。他这一巧妙,既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又宣扬了自己的理论。

武帝又问,“何谓明君?”

“上古尧舜禹。”

“那你今天跑来干什么?”

“今朝在眼前。”东方朔鞠了鞠躬,微笑着答道。

“何以见得?”

“帝君告诫我下山来辅佐人间帝君的时候,只说了四个词儿。”

“哪四个词呢?”

“如鸟人师、同类稀疏、珍花难遇、星转凤飞。”

这个家伙真狡猾,武帝哈哈大笑,于是拜他为常侍郎中,可自由出入宫廷,获得了宠幸。东王公此后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神祇,与西王母齐名。

《神异经》对后世神话有一定的影响,他本人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公车署上书、待诏金马门和割肉遗妻等。但汉武帝只将他视为幽默有趣、排忧解惑的人,对于他的政治主张听取的不多,倒是辜负了他的入世期望。

武帝确实是千古一帝,如此雄才伟略的人,年纪轻轻经历祖母窦太后把权、废帝考验,一次“奉天子昭”却无虎符的用兵夺回权力。三次大型北征匈奴,旷古未有,用霍去病可堪封神般的“封狼居胥”,他内心是膨胀的。

边声四起,千秋霸业。他政治上哪会听取术士东方朔的建议呢?你当他是乃容魏征的唐太宗,豁达包拯的北宋仁宗,引咎责躬的汉文帝?何辜那轮台诏,尧母巫蛊尽骂名。何苦子贵母死,凌冽心机,花信夫人不得盯瞑。

可慰籍的是,东方朔神明功成,万古传颂。

成仙啦?好像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57.html